黛珂广告

书法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一[摘要]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德育因素美育因素智育因素体育因素书

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一

[摘 要]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德育因素 美育因素 智育因素 体育因素

书法在中国艺术中具有任何其它艺术无法取代的特殊的地位,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书法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以书法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根本宗旨,因此,书法教师不能只注重书法的技巧教学,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书法教育就是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全面了解和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做文的第一条不是为文而文,而是为道而文,首先是做人,中国文化历来讲究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①翰墨碑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一方面在于它们本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方面,则在于作者的人品为世人所称颂。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认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书字不过一技耳,而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诸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不朽于千古。”

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欧阳询勤勉好学等。通过讲述这些史传佳话,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陶冶性情、锤炼品格,不断提高人品修养,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收到极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之功效。

同时,书法教学必须建立在语言文字之上。在教学生书法创作时不但教授古典诗词、格言,还有机地结合时代要求,教授一些革命前辈的诗词、名人名言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诗句,以此来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

另外,书法创作与学校开展的中心活动相结合。如配合六一儿童节,教学生写金色童年,配合国庆节写祖国万岁等,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书法中学以致用,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以书法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国书法的产生、完善和发展都是和生产力发展,社会生活的改善分不开的。千百年来,碑帖得以流传,因多出自古今诗书圣手,字精文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书体的演变、书写工具的改进、书法功能从纯实用到实用与审美相结合,都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

鲁迅曾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毁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他若盛典侅事,胜地名人,亦往往以美术之力,得以永住。”②

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淡浓、行笔缓急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音乐舞蹈。书法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通过老师的分析讲授,使学生感知到文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空间美,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明白“取法乎上”的道理。

学生同时是学习者、欣赏者。他们从古人的作品中吸取美的精华,揣摩他们摹写自然之美、生活之善、情感之真所表现出来的心的智慧、眼的敏锐、手的灵巧,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并经过提炼、想象和再创造,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注入到书法作品之中。他们在创作一幅美的书法作品的同时,注意体会汉字的结构内涵,线条要有力度,有变化,有姿态;点画的形质有筋有骨、有血有肉;一个字的同一种笔画有长短、粗细、浓淡、俯仰、燥湿之分。注意在字的结体上表现为平正、险绝、雄健、飞动、秀美等。书法的练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感受美、探索美、领悟美和表现美的过程。在懂得了什么是美,就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用美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审美能力。因此,书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审美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当然对提高审美能力是大有帮助的。而当书法的审美水准提高后,由于艺术的相通性,因而对诸如音乐、绘画、摄影、建筑、舞蹈等综合艺术形式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也必然大大提高,并能有效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擦亮美的眼睛,才可能创造美的生活。

三、以书法教学中的智育因素,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书法教学中,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只有在临帖这一阶段打下坚实基础,择取到前人创作的经验和精华,才有可能创作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好作品。大体说来,临帖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即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书法教学的智育功能。

1、眼到

人们常说,“字一半是看会的”,这话颇有道。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说:“先以察,后以拟,察进一分,拟进一分;拟进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也。”说明了察与临的关系。观察分为对范本的观察和对示范的观察。只有对范本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才能理性地理解、消化教师的示范。因此,示范前应教给学生观察范本的方法步骤,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特别要指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不易引起注意的细微特征的观察上,在此基础上再去观察教师的示范,方可克服观察与示范之间两张皮的现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的范写,引导他们分析教师所写的范字,验证理论知识,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书写技法和规律。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

2、手到

“手到”这一境界是在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所谓“手到”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形势相似,下笔自然要缓慢但要写出神气来,则非熟练迅速(相对而言)不可。学生临帖临不像的主要原因是读帖不细心,临写不入微,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或不易察觉的细微特征,如方圆、提按、藏露、转折、曲直、疾徐、疏密的变化常常视而不见,简单带过。针对这些问题,做示范时不能一挥而就,任情挥洒,应有针对性地分解示范动作,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突出细节,让学生真正看出“门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获得具体、鲜明的印象。这两个阶段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所临字帖的风格、特点的同时,也进行了记忆力的训练。

3、心到

写字根本没有速成。写好字全靠信心+细心+恒心。教师由开始引导学生首先树立写好字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写出一手好字来,下笔坚决、果断;其次练字时要用“心”去练,不能盲目地“抄”帖,仔细观察每一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每一字的结构、每一行字与字的关系、每一篇整体的面貌。长期这样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体育因素

学习书法还可以强身健体。作书用力又用脑,因此有助于健身养生,焕发精神。临池作书,须用全身力量。首先,指、腕、肘需根据字的大小、字体的区别协调动作,同时全身各个部位都必须得到自然而有效的配合,才能随心所欲。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③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然沉劲,若饥鹰侧攫之势,于是随意临古碑,皆有气力。”可见,人们在作书时,全身都得到活动,它使肌肉交替地处于紧张和松弛状态。呼吸加深血脉通畅,内脏得到自然的按摩。这种运动寓动于静,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对于消除疲劳,保养身体,起到良好作用。

再说用脑,从立意书写开始,写什么、怎样写皆需用脑事先想好。唐代徐寿说:“欲书,当先看所书纸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相称,以何等书,今与书上结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

书写时心情宁静、神态安详,精神集中于尺幅之上,大脑的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使精神得到振奋,写完后,再仔细端详玩味,则又感到怡然自得。

总之,书法对素质教育促进作用极大,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更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4);P131;

[2]鲁迅.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2);P1006;

[3]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2);P22。

作者简介:叶清(1972-),男,大学本科,群众文化馆员,现任封开县文化馆副馆长。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书法教学与素质教育之我见

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一[摘要]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德育因素美育因素智育因素体育因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