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馆藏两件汉代刻铭铜鼎鉴赏

...为汉代刻铭铜鼎-盗墓挖了一座祖坟,考古跟着挖了29座,出土700...王冬梅青铜器发展至汉代,其地位与功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代青铜器已揭去神秘庄重的面纱,礼器比重大减,生活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汉代青铜器铭文内容也与三代不同,主要是记器主、器名、重量以及容量,有的还纪年、监造工名、数量序号以及铸造地、铸造

...为汉代刻铭铜鼎-盗墓挖了一座祖坟,考古跟着挖了29座,出土700...

王冬梅

青铜器发展至汉代,其地位与功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代青铜器已揭去神秘庄重的面纱,礼器比重大减,生活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汉代青铜器铭文内容也与三代不同,主要是记器主、器名、重量以及容量,有的还纪年、监造工名、数量序号以及铸造地、铸造机构等。山东博物馆藏有几件汉代的刻铭铜鼎,现将其中两件著录于容庚的《秦汉金文录》的铜鼎介绍如下。

一、卫少主菅邑家鼎

卫少主菅邑家鼎(图一、图二),该鼎缺盖,敛口,扁圆腹,底略平,下承三蹄足,口沿附有两环形耳,腹部有一周凸棱。口沿下有铭文15字:“卫少主菅邑家鼎,容五升,重六斤,第一”。通高12.5、腹深8.1、口径12.5厘米,重934.5克,容1000毫升。这件铜鼎原藏于前山东省立图书馆,后来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收后移交至山东博物馆。山东省立图书馆成立于1909年,当时附设金石保存所搜集山东所出金石文物及旧拓精本,兼具图书馆和博物馆两种职能,至1937年,馆内搜集的金石物品已达1.7万余件。容庚的《秦汉金文录》和罗振玉的《贞松堂集古遗文》,都曾著录一件“卫少主菅邑家鼎”(附鼎盖),据容庚一书所记,这件鼎铭拓片来自福建闽侯陈承修所藏拓本。这两本书上的拓片铭文与山东博物馆所藏卫少主鼎的铭文,从内容、字体及书写特点上来看都非常一致,两者应为同一件器物,只是山东博物馆所藏铜鼎只有鼎身缺失鼎盖(图三、图四)。

根据时代明确和传世有明确纪年的铜鼎资料看,环形耳最早出现在西汉中期偏晚段。比如西安三桥镇高窑村出土的鸿嘉二年上林铜鼎,也是环形耳,属于西汉晚期。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所出张端君斗鼎(图五)也是环形耳,据发掘报告认为当是汉宣、元时器。据此推断卫少主鼎时代应为西汉中期之后(图六)。

“卫”,应为“少主”的母亲姓氏。汉代皇帝的女兒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日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汉代公主、翁主的称谓很多,既有皇帝正式册封的封号,还有习俗、辈分等的称谓。汉代的公主、翁主有以母亲姓氏为称谓的情况,如汉武帝与卫皇后的长女又称“卫长公主”、徐州小龟山汉墓所出“丙长翁主壶”。发掘者认为“丙”为“长翁主”母亲之姓。

“少主”,即指宗室女。《汉书·萧望之传》:“乌孙昆弥翁归靡因长罗侯常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复尚少主。”颜师古注引苏林日:“宗室女也”。

“菅邑”,即菅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属济南郡。汉代实行封国食邑制度,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家”,汉代文物中带“家”字铭文的一般都是诸侯王、公主或列侯家遗物。如博邑家鼎、阳信家鼎等。

“容五升”,记鼎的容量。据汉制,一升相当于现代的200毫升。据我们用小米实测此鼎容量为1000毫升。

“重六斤”,记鼎的重量。据丘光明《中国度量衡考》一书,西汉时每斤重248克,那么此鼎重量应为1488克,而我们实测此鼎重量仅为934.5克,两者相差553.5克,而据容庚的《秦汉金文录》一书所收录拓片表明,此鼎盖铭文记有重量为“十二两”,因此“重六斤”应为记鼎身的重量,不包括鼎盖。而此鼎缺损、锈蚀并不严重,那么它铭文所记重量为何比我们实测重量多出553.5克呢?这有可能是铸造时刻工失误刻错了重量。

“第一”,记鼎的编号。编号是汉代铜器铭文的一个特点,由于器物在生产和使用中数量较多,为便于区分管理,便在器物上刻上编号。

有学者认为,“卫少主”可能是汉武帝与卫皇后的少女阳石公主。关于阳石公主,《史记》和《汉书》皆记载她为帝女,并没有记载其生母。《史记索引》注:汉武帝与卫皇后三女为卫长公主、石邑公主、诸邑公主。诸邑公主死于巫蛊,石邑公主史书无事迹记载。卫长公主、石邑公主皆无记载后事,阳石公主只是同陷于巫蛊,《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记载:“(公孙贺)坐子敬声与阳石公主奸。”集解徐广日:“阳石,一云‘德邑。为巫蛊,族灭,无后。”可见,阳石公主与石邑公主并非同一人。

据《汉书》等史料记载,西汉宗室有一位卫姓妃嫔即汉平帝之母。《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下》:“中山卫姬,平帝母也。父子豪,中山卢奴人,官至卫尉。子豪女弟为宣帝婕妤,生楚孝王;长女又为元帝婕妤,生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上以卫氏吉祥,以子豪少女配孝王。元延四年,生平帝。”《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下》:“平帝年二岁,孝王薨,代为王。哀帝崩,无嗣。太皇太后与新都侯莽迎中山王立为帝。……赐帝三妹,谒臣号修义君,哉皮为承礼君,鬲子为尊德君,食邑各二千户。”“卫少主”应是汉平帝三妹之中的一人,具体是谁,由于史料所限,未能判定。

其他见于著录的“卫少主菅邑家”的器物,还有“卫少主菅邑家锺”(罗振玉《梦鄣草堂吉金图三卷续编》)及“菅邑家”(刘喜海《长安获古编》)。另外清代小说家、收藏家刘鹗在他的一首诗《遣兴》中也曾提到过“卫少主菅邑家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这件“锺”可能先为刘鹗所藏,后归罗振玉所有,现藏旅顺博物馆。

遣兴(刘鹗)

终日摩挲上古铜,有时闲坐味无穷。

窗前树影偷遮月,屋里花香不借风。

读画夜深鱼钥冷,校碑昼永蜡灯红。

它年若享期颐寿,应有人呼老蛀虫。

炼银作镜象菱花,菅邑铜钟说卫家。

稷下周镛新出土,成阳汉瓦旧翻沙。

九圜遍列刀泉币,十布初收次壮差。

寄语丁沽方药雨,莫将宋铁漫相夸。

二、南皮侯家鼎

南皮侯家鼎(图七、图八),子母口、方形双附耳,扁球形腹,兽蹄足。盖上有三个环形钮。腹饰凸弦纹一周。外壁口下有刻铭五行:“南皮侯家鼎,容一斗,重七斤三两,第二”(图九)。鼎通高15、耳高5、深9.1、口径14.2厘米,重2011克。这件铜鼎著录于容庚的《秦汉金文录》,其铭文拓片为容庚自藏,但是铜鼎本身的流传经历暂无法考证(图十)。

“南皮侯”见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及《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南皮侯,即南皮侯国国主,南皮侯国是西汉初期的一个异性封国,在今河北省南皮县一带。汉景帝时,封窦长君(汉文帝皇后窦漪房之兄)之子窦彭祖为南皮侯,共历三代,第二代为夷侯良,第三代侯桑林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因“坐酌金”而被免除侯爵,南皮侯国因此被废除。

“容一斗”,记鼎的容量。根据汉制,十升为一斗,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所以这件鼎的容量应是2000毫升。

“重七斤三两”,记鼎的重量。据汉制,一斤等于16两,所以这件鼎应为115两,据丘光明《中国度量衡考》一书,西汉时每斤重248克,每两重约15.5克,所以这件鼎根据铭文重量应是1782.5克,而经过实测这件鼎含鼎盖的重量是2011克,鼎身重量约1700克,由此推断铭文所记重量可能仅为鼎身重量,不包含鼎盖重量。

根据这件鼎的形制特征及铭文内容,可以推断这件鼎的年代应该是西汉早期。

学界对三代青铜器研究颇多,而对汉代青铜器重视还不够,特别是对汉代青铜器铭文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可以从汉代的青铜器铭文中了解到包括其物勒工名制度、制作机构、度量衡问题,以及一些宫观、共厨、国邑等信息,从而补充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并且还可以纠正传世文献之误。另外,通过对汉代青铜器铭文字体演变、简化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同时代的玺印、石刻、陶文等多相比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汉代文字的特点,为汉字发展的研究提供帮助。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馆藏两件汉代刻铭铜鼎鉴赏

...为汉代刻铭铜鼎-盗墓挖了一座祖坟,考古跟着挖了29座,出土700...王冬梅青铜器发展至汉代,其地位与功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代青铜器已揭去神秘庄重的面纱,礼器比重大减,生活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汉代青铜器铭文内容也与三代不同,主要是记器主、器名、重量以及容量,有的还纪年、监造工名、数量序号以及铸造地、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