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艺术

汉画像石刻在石上的艺术朱良剑[摘要]乐舞艺术古已有之,及至汉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朝廷政治生活、民间社会生活中乐舞表演皆随处可见。汉代乐舞形式多样,但总的可分为袖类舞蹈和鼓类舞蹈两种类型,两者各有特色。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乐舞的珍贵材料。汉画像石分布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徽北部萧县徐州中心区、南阳中

汉画像石刻在石上的艺术

朱良剑

[摘要]乐舞艺术古已有之,及至汉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朝廷政治生活、民间社会生活中乐舞表演皆随处可见。汉代乐舞形式多样,但总的可分为袖类舞蹈和鼓类舞蹈两种类型,两者各有特色。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乐舞的珍贵材料。汉画像石分布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徽北部萧县徐州中心区、南阳中心区和巴蜀地区,不同地区的乐舞画像石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乐舞 画像石 地域特色

一、综述

汉代的厚葬习俗是汉代社会“事死如事生”的一种风尚,从近些年来考古发掘的大量汉代画像石墓我们可以窥见一斑。能工巧匠用辛勤劳动和智慧制作了汉代画像石。他们以社会现实为依据,以神话与历史故事为题材,用洗练的笔触,通过提炼、概括、夸张,将波澜壮阔的汉代社会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和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其中刻画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实生活和崇拜信仰两类。现实生活类有生产劳动:耕种、锄耙、积肥、捕鱼、狩猎、冶铁、纺织、造车、酿酒等;社会生活有楼台亭阁、仓廪、阙门、桥梁、拜谒、讲经、庖厨、宴会、演乐、舞蹈、杂技、角抵、斗兽、六博、车骑、迎送、攻兄、献俘、武库、招魂、送殡等;还有生活中常见的禽兽鱼虫、山草树木。崇拜信仰类有崇拜对象:古代帝王、圣贤人物、高士、孝子、烈女等;信仰内容: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玉兔、蟾蜍、仙人等神话传说,迷信有神怪,祥瑞有珍草异木、奇禽异兽,宗教有道教和佛教的仙、佛等。

史书《盐铁论·散不足》记载,汉代的乐舞百戏已经渗入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郊庙祭祀有雅乐,民间祠有鼓舞乐,天子进食有食举乐,振旅献捷有军乐。汉画像石刻中刻画的乐舞百戏形象,可谓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乐队伴奏的长袖舞、盘舞,也有以建鼓为中心的鼓舞。长袖舞长袍拂地,广袖徐舒,体态袅娜,脚步轻盈,和着音乐的节奏,明快而优美。盘舞是地上置盘,或五或七,舞者之足踏于盘上。鼓舞以鼓为中心,二人执桴,边击边舞。其他众舞者应着鼓点声节和力度的变化,蹑取足脚,容态不常,脚步洒脱矫健,动作热烈奔放。乐队里常见的乐器有建鼓、小鼓、钟、磬等打击器,还有排箫、笙、筝、琴、瑟等吹拨器。

回溯原始时期,音乐与舞蹈紧密相连,这些乐舞涉及狩猎、畜牧、耕种、战争等方方面面,与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先秦时期,各国宫廷已普遍流行乐舞,各诸侯国之间还经常进行音乐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推动了乐舞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及至汉代,汉承秦制,构筑了全面的皇权专制制度,乐舞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乐舞是祭祀、礼仪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礼通过乐来体现,所谓“礼即是乐,乐即是礼”;在民间社会生活中,乐舞也是人们常用的娱乐手段,特别是百戏与乐舞交融在一起,使乐舞更受百姓的欢迎。

尽管汉代舞、乐存在着分离的趋势,但这种分离很有限,因此本文依然将乐舞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阐述。从类型来看,汉代的乐舞可以分为宗庙舞、郊祀祭舞、其他祭舞和娱乐用舞。翻不过在一般观念里,汉代乐舞主要指民间娱乐用舞,因为“汉画像石中的舞蹈艺术形象主要集中在对广大社会乐舞场面的表现,其场景大多是厅堂、庭院、广场及劳作场面”。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代乐舞研究已经从传世文献与画像石并重转向以画像石研究为基础,而面世的反映汉代乐舞情况的画像石大多表现的是民间娱乐。因此,本文所述汉代乐舞一般指的是民间娱乐用舞。

二、汉代乐舞的类型

汉代乐舞种类繁多,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命名或归类,如《隋书·艺文志》就将类型相似的巾舞、拂舞、稗舞、铎舞合称为“四舞”。不过后人多是根据面世的乐舞汉画像石,从形式上对其加以区分,将其分为袖类舞蹈和鼓类舞蹈。嘲其中,袖类舞蹈和鼓类舞蹈又包含不同的种类,下文对其作择要介绍。

袖类舞蹈可以分为三类,即长袖舞、巾舞和拂舞。长袖舞是以舞衣款式而命名的舞蹈,舞衣不同,对舞蹈的风格、姿态、动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服装款式决定舞蹈形式:下摆较长且狭小的裙装,多委婉飘逸的舞姿;过膝连衣裙,且裙内着宽口长裤,多技艺奔放之态。同时,长袖的飘逸格外突出腰部的动作技巧,一般有拧腰、折腰和下腰等。

巾舞以巾绸为主要舞具,又分为长巾和短巾两种,舞蹈者既有男性又有女性。其风格特点有优美华丽、激越奔放型的,又有技巧复杂、诙谐幽默型的。不论何种风格,在汉画像石舞蹈图像中,巾舞都呈现出一种轻盈飘逸的灵动感。

拂舞,“拂”即“拂尘”,或“拂子”,指用马尾或者麈尾做成的拂除尘埃的用具。拂舞与袖舞、巾舞的区别是有柄可执。在汉画像石中拂舞所见不多,一般多与建鼓舞出现在同一画面中。

鼓类舞蹈也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盘鼓舞、建鼓舞和鼗舞。盘鼓舞是指踏在盘子和鼓上表演的舞蹈,其常见布局是七盘一鼓,有时也称为七盘舞(当然也有只用鼓而不用盘,或以鼓代盘的情况)。在汉代盘鼓舞的表演是与杂技融合在一起的。盘为木头做的椭圆形,鼓略高于盘,直径约三十厘米。舞者根据自己技艺的高低,将数量不等的盘与鼓排列在地上表演。

建鼓舞最早起源于商代,流行于汉代,在墓穴画像石中较为常见。建鼓既是舞者的道具,又是舞者的伴奏乐器,在乐队中起着控制节奏、指导全局的作用,是整个演出队伍的核心。在汉代乐舞中,建鼓舞是最具有粗犷、豪迈之美的舞蹈,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用于祭奠仪式上,起到通达天地、沟通人神的作用。

鼗舞是舞者手执鼗鼓而舞的一种艺术形式,又称作拨浪鼓。它的形体较小,有手柄和两只耳,舞者执其柄而摇动,两耳随着击鼓面发出声响。鼗鼓舞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左手摇鼗鼓,右手执排箫演奏;一种是把鼗鼓作为道具,舞蹈时双手摇动鼗鼓而舞。

三、汉乐舞画像石的地域分布与特点

作为汉代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汉画像石,其材质与普通石头并无二样。但由于上面所刻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风貌,因而具备了普通石头所没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珍贵资料。乐舞文化是汉代一大特色,乐舞画像石是二者完美的结合。目前所见的汉代乐舞画像石便是当时社会面貌的生动写照。“这种背景决定了西汉的乐舞艺术非官文化、非文人化色彩,构成了汉乐舞艺术不是‘雅而是‘俗的主要特色”。

具体而言,汉乐舞画像石呈现着两种鲜明的艺术风格:一是南北交融,二是胡汉融合。北方的燕赵、三秦文化具有粗犷豪放之风,而南方的楚文化既有狂放不拘的一面,又有阴柔灵动的一面。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汉代乐舞更加绚丽多姿。另外,汉代又是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较为频繁的时代,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使得汉乐舞在很多时候具有浓郁的异族风情。

不过,汉代毕竟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画像石又各自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信立祥在《汉画像石综合研究》一书中把汉画像石分为五大区域: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皖豫地区;以南阳为中心的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北部地区;陕西北部和山西西部地区;四川省和云南省北部地区;河南省洛阳周边地区。嘲具体到乐舞而言,面世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区和以南阳为中心的豫鄂区以及巴蜀地区。

苏鲁豫皖区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在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后,儒家文化逐渐取得了政治上的支配地位,因此这一地区的汉乐舞表现出儒家凝重肃穆的色彩。其布局密集,构图复杂,内容丰富,整块石头上雕刻了各种内容,极少留下空白,形成了敦厚淳朴、布局密集的艺术风格。

与其他地区相比,苏鲁豫皖汉画像中钟、磐等金石乐器的出现相对较多,这与该地区传统的礼乐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尽管就规模而言,礼乐重器的使用已经远不能和先秦时期相比。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该地区画像石折射出明显的等级制和礼乐制的痕迹。主人形象端庄高大,仆人、乐伎等皆是俯首帖耳。另外,画像石上演出人数多和乐器体积大的现象也突出了该地区乐舞演出规模宏大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娱乐生活的繁荣。

而南阳地区乐舞的自成体系,得益于该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从地理上说,南阳本属楚地,处于南北交汇之处,便于吸收各地文化的精髓。东汉时期,又因为其“帝乡”的特殊地位,与洛阳并称两大政治和文化中心。一般来说,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构图简洁,造型优美,主题突出,刻画细腻,乐者的一招一式和舞蹈者的姿态都被表现得栩栩如生。另外,南阳地区深受楚文化遗风影响,其汉画像石在写实的同时又大胆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如《毗鞠图》中的舞伎腰部拉细得只成一根线,长袖则变成很长很细的两条线,人物的细部则全部省略,给人以极强烈的感官冲击。这种形式的运用,使南阳汉画具有较强的运动感和生命感。在南阳汉画像石中,长袖舞和建鼓舞是最有特色的,长袖舞轻柔流转的细腰充分表现了楚舞的轻盈浪漫,展现了“楚人好细腰”之俗。而建鼓舞节奏明快,舞姿变化多端,击鼓方式多样。与徐州地区恢弘大气的规模不同,南阳地区的乐舞演奏相对来说比较小型化,乐队一般不超过10人,且以室内表演为主。相比于徐州汉画像石的粗犷之风,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精雕细刻且更为灵动,体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四川的本土文化为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但在秦统一六国后,涌现了从中原到巴蜀的移民。此时期巴蜀与外界的商贸、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通过外域文化的借鉴,巴蜀文化别具特色,乐舞也更具异域风情。比如四川汉画像石描绘骑吹乐的内容非常丰富,而骑吹源于西域少数民族,西汉时传人内地并广泛流行。再比如1978年新都出土的“驼舞”画像砖,鼓两侧各有一名舞者,一边击鼓一边起舞,上面的骆驼是从西域少数民族地区引进的。在四川汉画像石中还大量出现了少数民族乐器,如琵琶、胡笳、羌笛、鼗鼓。中国最早的琵琶图形便发现于乐山虎头湾崖墓中出土的汉画像石。㈣史籍文献与胡人壁画的出土,说明至少在东汉晚期,胡族伎人不仅在宫廷任职,且在民间也有表演,而地处西南的四川正是其盛行之地。因此与徐州、南阳等地区相比,四川的乐舞画像石具有更多异域风情的特点。

四、汉画像石乐舞艺术在安徽博物院陈列中的灵动展示

安徽出土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于皖北区域,这个地区与苏北、山东、河南省东部、河北省东南部的画像石分布同属于一个区域,是汉画像石分布最广的一个区域。如皖北宿州市褚兰镇曾发掘两座汉画像石墓,出土汉画像石32块,画像60余幅。而萧县博物馆收藏有200多块,其中珍贵文物124块,一级文物16块,石刻之多,画像之精,范围之广,几乎可与敦煌媲美,被赞为“敦煌前的敦煌”。安徽博物院收藏的40余块汉画像石也基本上来源于皖北地区,大量的藏品为我们做好陈列展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安徽文明史陈列》中的“汉魏晋时期的安徽”的展览中就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汉画像石,其中与乐舞有关的内容可见于人物故事汉画像石及东王父西王母汉画像石。展出中,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画像石的内容,我们运用多媒体投影进行动漫展示,动静结合,让丰富的内容变得更加鲜活。以东王父西王母汉画像石的展示为例,该画像石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有乐舞图、出行图、庖厨图、讲经图等。我们将每一层内容逐一分解做成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让观众充分了解画像石的画面内容。特别是乐舞图,以动态图像的形式展出,令观众更能见出其长袖善舞、舞姿曼妙,人物形象婀娜多姿。

结语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是形成汉代乐舞文化高潮的主要原因。汉代有厚葬之风,出土文物经常能发现有关乐舞的情况,尤以汉画像石为多。这些出土文物的艺术表现方式既有严谨规整的一面,又有灵动飘逸的一面,展示了汉代特有的宏大气魄和浪漫情怀。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艺术

汉画像石刻在石上的艺术朱良剑[摘要]乐舞艺术古已有之,及至汉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朝廷政治生活、民间社会生活中乐舞表演皆随处可见。汉代乐舞形式多样,但总的可分为袖类舞蹈和鼓类舞蹈两种类型,两者各有特色。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乐舞的珍贵材料。汉画像石分布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徽北部萧县徐州中心区、南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