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论卢乔根先生的茅龙书法艺术

[摘 要]卢乔根(1915--2008)中山市特沙乡(今江门市)人。幼随麦绮云学画,少时师事林介如,在其挚领下赴天风楼拜谒高奇峰。尔后在家乡以教书及务农为业,农闲时为民居绘制大量的壁画及油画。擅花鸟走兽,兼山水人物,精金石学,茅龙书法祥瑞雄伟,深远博大,最受推崇。近千幅书画作品为博物馆、档案馆收藏。民国26年(19

[摘  要]卢乔根(1915--2008)中山市特沙乡(今江门市)人。幼随麦绮云学画,少时师事林介如,在其挚领下赴天风楼拜谒高奇峰。尔后在家乡以教书及务农为业,农闲时为民居绘制大量的壁画及油画。擅花鸟走兽,兼山水人物,精金石学,茅龙书法祥瑞雄伟,深远博大,最受推崇。近千幅书画作品为博物馆、档案馆收藏。民国26年(1937年)曾代表中山县在广东省第14届运动会上获掷铅球冠军,并作为接力队成员参加400米、1600米接力跑荣获团体赛冠军。然而这位体魄雄健而又学富五车的艺术家竟奇迹般地隐居乡野70多年如一日,坚持信念,固守清贫,潜心修艺,使他的金石书画充满清逸的神韵和天然的真趣;他的茅龙书法更是进了物我两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学术界视之为大师级的人物;称之为:“国之颜回”。因此,研究卢乔根的艺术是二十世纪美术史的重要课题。对其艺术个案的深入研究,将对美术史的重构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卢乔根  茅龙书法  祥瑞雄伟  物我两化  书通画意

一、书为心画 祥瑞雄伟

卢乔根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金石书画大师,1915年他诞生于“特沙岛”上一个历代以耕读传家的富有家庭,从小受到其祖父秩满公面命耳提的教诲,从少年时代起,又先后师承过林介如、方半农等著名书画大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曾当过教师、农民、建筑工人、酿酒师、客座教授等。

作为一名画家,他于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皆有相当的造诣,这样“全能”型的中国画家,历代鲜有。有道是,性格决定命运,卢乔根一向沉实低调,向往田园生活,崇尚传统文化,喜欢儿孙满堂,饭桌上,经常用“百子千孙”一语教导家人。默默隐居孤岛70多年,直到84岁时,才举办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个人书画展,但可喜的是,赢得了令人瞩目的喝彩,掌声不绝,终于迎来晚年的春天,同门黎雄才为之叹曰:“深得岭南画派真谛,而自成风范;乃真人杰也。”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为之题曰:“垂天之翼”。著名书法家言恭达题曰:“返虚入浑”。方成为之题曰:“岭南红梅”。题辞的名流还有:沈鹏、卢祖品、周学斌、黄安仁、纪光明、欧广勇、刘佑局、欧初、谢明仁、张鑫等。忽如一夜春风来,散发乾坤万里香,自此卢乔根先生若仙露明珠,声华远播,响彻环宇。人称之为:“孤岛高人”或叹曰: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

上述已提及卢乔根的性格造就了他实质性的成功。若解读其性格,他的茅龙书法便是钥匙。宋人邵雍认为:“言、心声也;字,心画也。笔画一成,分八卦之体围,定五行之贵贱,决平生之祸福,知目前之吉凶。”这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依据现代笔迹学的研究,这话是有其科学根据的。笔迹“出于内而行于外”,他能流露出一个人的潜意识,全面分析一个人的书法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若僧怀素合心于空,故有放浪形骸之迹,若颜鲁公之刚烈、忠直,下笔故有博大、祥瑞雄伟之气象,“书如其人”,斯为确论。

作为林介如大师的门生,他还向方半农先生学习过书法,在方先生的指导下,卢乔根先生妙师唐、宋诸家的楷法及草法,隶书方面撷采汉代的名碑。之后精心修炼茅龙笔法数十载,终成一代继明朝陈白沙先生以来茅龙书法大家,其画、其印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由于乔老先生体魄雄健,魄力过人,故他的书法祥瑞雄伟,生气勃勃。因此,人们评之书法:“充盈龙气,洋溢生机。”是十分贴切的。

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卢乔根先生得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也正是因为他沉静平和的性格,致使他隐居乡村数十年,而一举获得成功,因而其艺术是艰深的,必然受到全社会的认同而传之久远。

二、德艺双馨 书我两化

前面说过,在茅龙书法史上,卢乔根先生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杰出代表。究竟他的茅龙书法有什么特点呢?他的茅龙书法真正能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境界。能够泼墨顺理成形,落笔因势造化,纵横挥洒,或勾勒、或排挞。他扬弃了前人因形而失墨韵、或因墨而失神的流弊,注重外形,追求意象,借茅龙书法抒情,笔墨传神。

卢乔根曾说:“学茅龙书法当法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生意,心与自然相妙契也。”,故他力图表现得是心中的茅龙书法,是再造的自然,他说:艺术家要创造自己的宇宙。因此他的书法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再融合各家的精粹而锤炼的综合形象,如同庄子的“大鹏”,是鹰的化身。卢乔根先生早年朝夕对古帖进行摩挲临写,临得十分神妙逼真,中年以后反复观察了书法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辩证关系,妙师造化;并把自然界中相关的形象特征综合在一起,不断提炼、夸张、变形和升华,遗貌取神,集真善美于一体。因而他书法着重精神本质。他的书法雄伟、厚重,概括、夸张、到了晚年他的书法写得更传神,把线条写得更具力量感,夸张的造型使作品更显雄伟。他书法多动态,写其以静待动、豪迈雄伟之姿,把书法的英武包含于蓄势待发之中,表现线条的胸存万壑、志比天高、吞吐天地、遨游苍穹,静的形体蕴蓄着极大的动势,凝聚着力量,更可给人以无穷的遐思。

卢乔根先生茅龙书法以笔墨线条传神而著称的,其笔势雄浑、墨气淋漓,最堪寻味。笔墨线条是书法家表现物象本质精神的重要手段。他用笔以篆书草书入茅龙书法,强调“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他的茅龙书法笔笔如写,笔力强劲。他用墨继承了陈白沙的运墨方法:“墨渖淋漓见疏密、浓淡、轻重、干湿之多变;笔墨奔放而有把握。”他强调“用笔如同内家拳,特别讲究内美,一种无形之巨力、难见之真美,非具灵性不能悟,非具真力不能到,非具慧眼不能识。”他总结了一套用墨用笔方法:“用墨用笔贵在浓淡得当,鲜活自然……”

卢乔根先生从秦砖汉瓦、陶纹铜鼎文字中悟出深厚强劲的力度感。他在书写茅龙书法时,特别是在勾勒的笔划结构上讲究书法力度和强调线条抑扬顿挫的意趣。笔墨线条到了他的手里成了传达感情的一种本能,一种载体。

卢乔根先生的茅龙书法进入一片化境,他创作时自有一番从容不迫的气度: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才情焕发,与造化神会,妙契自然。正如前人诗云:“兴发风雨来,机迅鹘兔逐……一一富生趣,不为法所局,方其得意时,墨沉遍巾服。”他进入到物我两忘,书法与我合一的境界。所以他笔下的茅龙书法就象庄子化蝶之说那样,“栩栩然之蝶,蝶之为蚁,继而化蛹,终而成蛾飞去。”即如修道人,最终要升仙得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可谓一片化境,与天工比美,确是千古绝唱。

卢乔根先生德艺双馨,人书两化;乃大内群英中之英杰也。

三、书通画意 挥笔茅龙

为什么历史上许多的书法家都是画家呢?这是因为:画家书法历来是书法创新的有力支撑者和实践者。宋有苏东坡、米芾、赵佶;元有赵孟頫、吴镇、倪云林;清有郑板桥、傅山、冬心;近现代有黄宾虹、林介如、卢乔根。一代仅举三人,都是绘画和书法并重的大家,更是书法创新的成功画家。当然,作为画家的他们能在书法领域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书画艺术的同宗同源性决定的。从书画艺术本身和现实发展要求来看,书法艺术需要绘画理论和技法的支持与维系。证实这一点,使得画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的程度远远深于一般性的书家。卢乔根是现代中国绘画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位大家,学贯中西,融会古今。他对西画和中国画的理解都是非常独到的。他对书法的理解不可能脱离绘画的意识和绘画技法的运用。因此,观赏卢乔根的茅龙书法作品就不能不首先提及他的绘画对于茅龙书法的深刻影响。

国画家对墨的理解、运用、精确区分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自古以来,画家用墨追求浓淡干湿,讲求变化丰富,在简单中呈现复杂,在复杂中追求统一。这种根植于画家骨子里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在进行书法创作过程中,自然就会运用它,竭力体现它,所以,我们在观看画家的书法作品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意识到画家的字与书法家的字的的确确存在着许多不同。当然,这种不同不是书法意义上的本质区别,而是画家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技法和审美语言,并拓宽了书法艺术的美学境界。这里我们欣赏到的卢乔根的茅龙行草书作,就很好地体现了画家书法的这种墨趣。这此书作卢乔根大量地使用了焦墨、浓墨、淡墨、飞白等墨法,使得整幅作品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或润含春雨;或干冽秋风……确是画家书法的典范!

书法艺术以点、结字取势、章法布局为三要素。一幅书法作品不能离开或者缺少其中的任何因素,这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规范所在,无论是书家书法还是画家书法都应该如此。在就要求书法艺术一定是书写的艺术而不是绘画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但是,从这个意义上看,画家书法比书家书法更具艺术特色和优势,主要是因为画家首先是一位画家而不是一位书家,在书法三要素的运用和理解上都是从绘画的角度出发的是画家眼中的书法,即比书法艺术更有艺术的书法艺术。仔细品味一下卢乔根的书法作品就会得出这样的体会。

当我们观摩他的茅龙书法作品时,展现我们面前的是:豪迈雄强,但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墨色丰富,变化万千,具有浓重的绘画感;章法古朴、自然、简约、亲切,蕴藏着丰厚的情感和文化气息。但是,细心品读,就会让人感到:作为一位著名的画家、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对茅龙书法艺术的理解已不是吾辈所能企及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博物馆和档案馆所藏他的书法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卢乔根对书法艺术“无法境界”的理解与诠释:在用笔上既能看到清晰可寻的笔法,又能化绘画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于其中,在结字上既求严谨,而又是灵活自如,在章法上不求工整,总是顺手拈来。用心体会卢乔根的茅龙书法作品我们顿觉:卢乔根的书法不但是画家书法,而且是书法家的书法。其境界之高,是一般书法家难以望其项背的。由此可见,书法是以“法”为主要约束力的游戏规则,但是,书家一旦问鼎了“法”的本意,自然就窥视了“法”的真面目——法不在手上,而在心中。书法艺术说到根本处(或是境界),不以书法“规范”人的艺术,而是人创造书法的艺术。

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艺术家是用不着你吹我捧,也无需趁热闹。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学必成俗学”。卢乔根先生寂寞艰辛的从艺历程,正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南粤书坛,自明代大儒陈白沙山居束茅草制成“茅龙笔”所写之书法独树一帜于岭外后,至今五百多年来,真正能承其衣钵而又有新的发展,要数卢乔根老先生。卢乔根先生(1915年—2008年)广东省香山县特沙村人,少时先后师事林介如大师,深得岭南画派真谛。之后,他隐居乡野70多年,向往“松柏后凋,不与凡卉争荣”,避开世俗的侵扰,苦心孤诣,终于“造出了自己个人的宇宙”。他以雄豪雅逸的格调,浑厚稳健的笔墨,渊博的学养与高洁的品格,心随笔运,临机应变,随缘成迹,追求自然而然的意象造型,深悟造化的精髓,而得其道于心。其茅龙书法作品充分展示了民族精神中的阳刚之美和个人雄浑醇厚、纵横豪迈的个性气质。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这是亨利·海涅的名言。毫无疑问,卢乔根墓碑下藏着的是一本丰厚的美术史书。摆在史学家面前的是:通过卢乔根的个案研究,无疑对梳理二十世纪的美术史有着极其重要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山市人物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P383;

[2]陈继春.岭南画派与中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P196-212;

[3]中山市档案馆.翰墨流韵·中山市档案馆馆藏书画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P13;

[4]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卢乔根石鼓文集联选.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1);

[5]郑集思.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1):P40--41;

[6]金腾,刘桂生,谭烈志.美居宝典.广佛都市圈置业安居手册编辑部,2004年10月(13):P70-71;

[7]新会市文联.卢乔根画展简介(黎雄才题签).1999年9月19日;

[8]中共珠海市斗门区委宣传部.卢乔根画展简介(欧初题签).2001年9月15日;

[9]珠海市博物馆.卢乔根书法展简介(沈鹏题签).2002年12月;

[10]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2013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卢润祥(1963--),男,早年曾问道于林介如、关山月、黎雄才、秦咢生、胡一川等书画界前辈,及长又得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亲授,广州中山大学世界经济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教师,中山市西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综合文化站站长,中山市文联委员,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美术陶瓷艺委会副主任;中山市西区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创立中山市醉龙文化促进会,出任法人代表;创立中山市西区文化公益培训学校,并任校长。曾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

研究方向:(1)群众文化、文化产业、群众文艺演出;(2)书画展的策划和群众文化培训。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论卢乔根先生的茅龙书法艺术

[摘 要]卢乔根(1915--2008)中山市特沙乡(今江门市)人。幼随麦绮云学画,少时师事林介如,在其挚领下赴天风楼拜谒高奇峰。尔后在家乡以教书及务农为业,农闲时为民居绘制大量的壁画及油画。擅花鸟走兽,兼山水人物,精金石学,茅龙书法祥瑞雄伟,深远博大,最受推崇。近千幅书画作品为博物馆、档案馆收藏。民国26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