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古人为什么骑竹马

美瑜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的《长干行》是唐诗的名篇,讲述一位少妇爱情和离别的故事,不单为后世留下了一句著名的成语:青梅竹马。也在开头两句就把中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游戏——骑竹马告诉给了后世的读者。那么,李白诗中的竹马为何物?古代的骑竹马又有没有流

美瑜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李白的《长干行》是唐诗的名篇,讲述一位少妇爱情和离别的故事,不单为后世留下了一句著名的成语:青梅竹马。也在开头两句就把中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游戏——骑竹马告诉给了后世的读者。那么,李白诗中的竹马为何物?古代的骑竹马又有没有流传到今天?

李白时代的竹马现在只能从诗词书画中去寻找痕迹。敦煌晚唐第九窟东壁门南供养人行列中,一贵妇人的右下侧画一骑竹马童子,他把竹竿放在胯下,左手扶竹马,右手执一带竹叶的竹梢,作为马鞭,童子抬头,催马奔跑,这个就是当时的竹马了,和后世对比,可谓有些简陋。

骑竹马这种游戏又从何时开始?至少在汉代已经有,《后汉书·郭伋传》有记载:“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名骑竹马,于道次迎拜。”这段记述是讲郭伋此人传奇故事中的一个插曲。

汉光武帝时,郭伋为并州牧,到任便开始巡视,途中到达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以北),有几百儿童骑着竹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儿童回答:“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表示感谢。公事办完以后,孩子们欢送出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郭伋说了日子。但到时比预计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孩子们,决定在野外亭中留宿一晚。郭伋这种不失民心的美德,不仅受到儿童的爱戴,也成为后人世代传颂的典范。

如这个传说是真,汉代儿童骑竹马能参加欢迎贵宾的行列,那证明骑竹马在汉代已经相当普及,更证明竹马远在汉代以前已经产生。不过现在只能推测,并没有证据来证明。

汉之后,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述“小儿五岁日鸠车之戏,七岁日竹马之戏”。同时期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方正》中也记述“帝日,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这里的“竹马”,也可证明当时确有骑竹马这项活动。

到了唐代,骑竹马活动更为盛行,诗人们写下了大量有关骑竹马的诗歌,除了最著名的《长干行》,还包括了杜甫《清明》中的“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白居易在《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的“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而敦煌不仅有骑竹马壁画,也有骑竹马的文字记载。《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记载:“婴孙渐长作童儿,两颊桃花色整辉,五五相随骑竹马,三三结伴趁狷儿。”

到了宋代,当时的诗词作家也写下了一些骑竹马的佳作。苏轼在《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中写道:“竹马弄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宋代白地黑色骑竹马陶枕上画一小孩右手高摇马鞭,左手拉住马缰绳,胯下拖着很长的带竹叶的长尾巴,马头形象逼真。这和唐代李贺在《唐儿歌》诗中描写的“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可在此互为印证了。

清代焦秉贞《百子团圆图》、吴友如《比美鹤林》,都有描绘儿童骑竹马的图画。清著名画家金廷标《戏婴图》描绘一群儿童玩骑竹马打仗的游戏场面,画面上是两位主将骑竹马对垒,一个儿童持矛进攻,另一个儿童挥槌应战。此时竹马已有鼻、眼、耳和鬃,与真马相似,但没有马身。骑“竹马”的两个儿童,腰上系绳子拴住马头,后边身后再接一根长竹竿,象征马身。竹马尾端安装双轮,以便进退。比赛时,双方队员轮番上阵,气氛格外热闹。

现在竹馬游戏在民间已经难觅影踪,但在民间社火、节庆庙会、传统戏曲等场合,总可以看见各种模拟骑马的表演,这些和竹马游戏又有什么关系了?说起来,还真有一种传承在里边。

竹马从唐到宋,最大的发展是逐渐复杂化。不单单用一根竹竿,而是要用竹子或纸等扎个马头形状,这样骑起来就有一定难度,但却更加美观和形象化了。

宋元时期,骑竹马从孩童游戏升级,并广泛融进戏曲的表演之中,出现有“踏竹马上”、“骑竹马上”的场面。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里,就已有《舞队》安排男女骑竹马的表演内容。随着戏剧的不断发展、演变,骑竹马对戏剧的又一贡献,就是让戏曲演出中出现了“马鞭”这一道具,以示骑马。至明清时期,还形成了一个独立剧种——竹马戏。

竹马戏的形成,《淳安县志》记载,朱元璋屯兵淳安鸠坑源的谷雨岭,曾遗下一匹战马,这匹战马因思念主人,日夜嘶叫于山岗,乡民不知原因,惧怕是“神马作祟”,为祈祷地方平安,各村皆糊纸竹马,让孩子们骑上,走村串户,边跳边讨“常例钱”,购买成香纸,连同纸竹马一起焚化,藉以超度战马亡魂,后来这种形式演变成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只是却失去了儿童骑竹马游戏的本意。

明清时期,对前朝出现的竹马舞和竹马戏又有新的发展,各地广泛流行 “竹马灯”(又名“耍马灯”、“踩马灯”、“唱马灯”等)。竹马灯的竹马一般用篾片扎成骨架﹐外面糊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一直到今天,竹马灯都是民间常见的民俗表演,而在广东广州黄埔等地,则至今还保留了洪圣诞时焚化竹马送水神洪圣大王返回天界的习俗。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古人为什么骑竹马

美瑜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的《长干行》是唐诗的名篇,讲述一位少妇爱情和离别的故事,不单为后世留下了一句著名的成语:青梅竹马。也在开头两句就把中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游戏——骑竹马告诉给了后世的读者。那么,李白诗中的竹马为何物?古代的骑竹马又有没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