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馆藏人物故事题材类铜镜赏析

陈新宇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具。其正面光滑可鉴用于照容,背面则多修饰图案花纹。考古资料表明,我国使用铜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其后历经各个朝代的更替,却始终焕发着活力。直到清代中晚期,玻璃镜制作工艺的成熟,铜镜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蚌埠市博物馆收藏的500多面铜镜中,人物故事

陈新宇

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具。其正面光滑可鉴用于照容,背面则多修饰图案花纹。考古资料表明,我国使用铜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其后历经各个朝代的更替,却始终焕发着活力。直到清代中晚期,玻璃镜制作工艺的成熟,铜镜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蚌埠市博物馆收藏的500多面铜镜中,人物故事题材类铜镜以栩栩如生的画面、耐人寻味的寓意尤为引人注意。人物故事题材类铜镜一般认为始自汉代,从东汉画像镜开始,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题材的人物故事镜逐渐流行,一直延续到明清。镜背上精美的图案历久弥新,至今仿佛仍然在对人们诉说着那一段段传奇故事。

下面挑选几面有意义的人物故事题材类铜镜介绍如下。

1.东汉神人龙虎画像镜,直径17.1厘米,重441克。形制为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座外饰双线方框一周,其外在方框四角处置四枚圆座乳钉纹。四乳钉将镜背分四区:两区为一神二侍,神端坐,冠饰不同,二侍双膝跪地,侧身向神;另两区为一龙一虎,龙虎皆昂首、翘尾、怒目、张口。其外依次饰栉齿纹和锯齿纹各一周。三角缘(见图1-1、图1-2)。此镜画面中的二神为东王公、西王母,取材于神话传说,旨在祈求羽化升仙、长生不老。东王公,又称东王父,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后来道教继承,奉为男仙领袖,驻东方,主阳。《神异经》描述东王公:“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西王母,最早见于《山海经》,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来道教继承,奉为女神领袖,驻西方,主阴。《汉武帝内传》里,把西王母描述为“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身旁有大群仙姬随侍,汉武帝拜受教命的威严女神。并说她把3000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于是民间把她当作长生不老的象征。

2.唐代真子飞霜镜,直径21厘米,重1200克。形制为八出葵花形,龟钮,荷叶形钮座。钮左一人峨冠博带,坐而抚琴,前设香案,后依竹林。钮右一凤鸟,振翅翘尾舞于石上,其上有树两株。钮上为云上日月出。钮下为石山水池,水波涟漪,池内伸曲柄荷叶,叶上突出一龟,正好形成镜钮。素缘(见图2-1、图2-2)。关于真子飞霜镜所反映的含义,目前尚无定论,普遍认为“真子”即“真孝子”的简称。“飞霜”为古琴曲调十二操之一《履霜操》的别称,讲述的是西周时期,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听信后妻不实之词,放逐自己儿子伯奇的故事。

3.宋代许由巢父故事镜,直径18厘米,重1250克。形制为圆形,圆钮。镜背上部是几座巍峨峭拔峰峦,中峰顶端一树枝虬干曲,垂于山腰。镜背下部,山脚下河边一人牵牛,一人坐地,两人作对话姿态。素宽平缘(见图3-1、图3-2)。许由巢父故事镜题材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三国西晋时期学者皇甫谧在《高士传》有详细记载,大意如下:上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选拔实行禅让制。尧在考察他的继位人时,十分注重接班人的群众基础。尧听说阳城(今山西洪洞)的许由是大贤者,便前去拜访。初见许由,许由不接受禅让,并且隐居于洪洞的九箕山中。尧执意让位,紧迫不舍,再次寻见许由时,恳求许由做九州长。许由觉得王位姑且不受,岂有再当九州长之理,顿感蒙受大辱,遂奔至溪边,清洗听脏了的耳朵。许由在河边洗耳朵时,恰遇巢父牵牛前来饮水。巢父得知许由洗耳的原由后,对他说:“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说完,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了……这面铜镜表现的人物、环境,正是取材于这段故事的后半段。

4.金代吴牛喘月故事镜,直径19.2厘米,重800克。形制为圆形,圆钮。钮上中间出置一单线方框。其外天空中烟云映带,一弯新月。水天相接,翻滚的层层波浪,占据镜背的大部分。钮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仙人,手托宝盘。钮下水中一牛,翘首张望,呼呼喘气。素宽平缘(见图4-1、图4-2)。纹饰取材于吴牛喘月的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畏热,见月误以为日,故喘。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这个典故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开国君主;一个是满奋,曹魏时太尉满宠之孙,曾任冀州刺史、尚书令等职。据史料记载,满奋很有才学,但他有怕冷的毛病。据说一遇刮风下雨,就添衣加物,缩脖拢手。一个深秋的早晨,司马炎派人召满奋人宫议事。议事的宫殿窗户上装的是琉璃,锃明透亮,视若无物。满奋见此,以为窗户上什么也没有,就感觉外面凛冽的秋风刮了进来。他心神不安的样子很逗趣,引得司马炎忍俊不禁。得知事情原委之后,满奋解释道,我就像南方怕热的水牛,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忍不住就喘起气来了。吴牛喘月由此而来,后世用它来形容遇见类似事情只考虑表面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而使自己胆怯。

5.金代高山流水故事镜,直径16厘米,重467克。形制为圆形,圆钮,钮顶平。钮上中心处置一单线方框,框外为山峦、树木。钮右侧一瀑布从山石间一泻而下,直人钮下方的水潭之中。钮左一人倚石临溪坐于山坳之中,抬头远望飞流直下的瀑布,神态悠闲。外环一周凸棱,素宽平缘(见图5-1、图5-2)。高山流水故事镜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伯牙与子期“知音难觅”的故事。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之后,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伯牙把子期视为知音,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馆藏人物故事题材类铜镜赏析

陈新宇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具。其正面光滑可鉴用于照容,背面则多修饰图案花纹。考古资料表明,我国使用铜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其后历经各个朝代的更替,却始终焕发着活力。直到清代中晚期,玻璃镜制作工艺的成熟,铜镜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蚌埠市博物馆收藏的500多面铜镜中,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