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竹刻人生

竹刻人生乔锦洪提及竹刻艺术,当代竹刻大家徐秉方不能不提。2014年9月的一个午后,我们来到徐秉方先生位于上海的家。徐先生坐在工作台前正端详、摩挲着一件刚刚雕刻成型的臂搁。这件落款“山重水复”的臂搁尽管所表现的题材是古今文人墨客最擅表现的山水。不过此山水非彼山水—远山与瀑布、云雾与湖水、树木与山石……营造

竹刻人生乔锦洪

提及竹刻艺术,当代竹刻大家徐秉方不能不提。

2014年9月的一个午后,我们来到徐秉方先生位于上海的家。徐先生坐在工作台前正端详、摩挲着一件刚刚雕刻成型的臂搁。这件落款“山重水复”的臂搁尽管所表现的题材是古今文人墨客最擅表现的山水。不过此山水非彼山水—远山与瀑布、云雾与湖水、树木与山石……营造出好一个云雾缭绕、山峦叠嶂,令人不禁拍手叫绝。难怪中国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曾这样评价徐秉方的竹刻作品:“变幻无如岭上云,从来执笔写难真。如今不复抛心力,且画源头洗眼人。”

“您刻这样一件作品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好奇的一问,却让徐先生有点难以作答。“说不准!从在竹上勾画草稿到雕刻成型,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徐先生告诉我们,若把这作品拿到市场上接受“检验”还需要时日。在徐先生看来,尽管作品大体完成,但一些细节还需推敲和修改。而这一环节就说不准了,短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两三月甚至半载。干嘛要推敲?“总觉得有些细节部分没有刻好,反而影响了作品的效果。”在急于收藏徐秉方作品的人眼里,他对作品细节的这种纠结当属吹毛求疵,要知道这些细节的小改动是旁人难以察觉的。但徐先生却觉得这种纠结,才能让“笔墨功力与刀工技艺配合得天衣无缝,达到融会贯通的精妙,”才能算是一件好的竹刻作品。就这样,徐秉方常会拿出自己作品揣摩一番,不顺眼的地方改动几刀。碰到考虑许久却无从下手时,同在留青竹刻有所成就的两个女儿也会参与进来。于是,为一件作品的细节,家里常常上演“父女三人讨论、修改”的一幕。那股较真劲儿让旁人难以理解。

作为常州人,徐秉方从小就与竹子有“莫逆之交”。外婆家门前就是一片竹园,儿时的徐秉方常和兄弟们在青竹上刻字取乐,这让他对竹有了最初的认知。而父亲—留青竹刻巨匠徐素白,则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当时父亲并不支持徐秉方兄弟几个学习和从事留青竹刻,但平日里父亲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在竹刻方面的造诣,都对徐秉方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小时候买不起毛笔宣纸,我就折树枝在地上练字,或在手心上练字。在绘画方面我也没受过正规训练,遇到什么问题,我就去找唐云、程十发这些与父亲很熟悉的书画大家。”40年前的一件事至今仍让徐秉方记忆犹新。有一天去唐云家里,徐秉方看到屋子里到处都是唐云画的鸡,便问道:“唐伯伯,这是画给谁的?”唐云说:“不画给谁,我在练笔。”艺术大家对艺术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徐秉方受益匪浅。

幼承家学的徐秉方,对竹子有特别的爱。作为竹刻大家,刻竹无疑是徐秉方的拿手好戏。但殊不知,平日里,徐先生也好舞文弄墨,书法、绘画成了必做的功课。徐秉方随意拿出几件书画作品,这些舞弄在宣纸上的山水、墨竹、草虫、禽鸟……同样趣味盎然,工整写意相得益彰,笔墨功力也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些作品中,更不乏咏竹、画竹之作。

徐秉方对竹子的偏爱远不止这些。他喜欢捉刀,除了刻竹外,象牙、紫砂壶等也是先生最喜欢摆弄的艺术品。“从年轻时我就开始刻象牙了,紫砂则是十多年前才开始的。”显然材质不同,捉刀的手法也会有所不同。但经他雕琢的象牙、紫砂壶等还是赢得了不少掌声。他把留青竹刻技法运用到刻壶上,所刻画的竹枝、竹叶,清逸里带着刚劲;所刻画的山石也很特别,把山石所具的质感也较好地表现出来。再如一只仿竹根造型的紫砂笔筒,把竹节、竹须、竹子表面疏密不一的纹理逼真地表现出来。

从绘画、书法艺术,到象牙、紫砂雕刻,自古中国文人就对琴棋书画等素养很看重,徐秉方亦然。多年来,他十分注重竹外之功,这被一些人解读为“爱好广泛”。其实这种“广泛”所收获的功力,恰恰是徐先生竹刻创作的“秘笈”——他的留青竹刻作品更加灵动、更具艺术感染力。

“您竹刻了那么多作品,哪一件您最满意?”徐秉方并未马上回答我们,片刻后才答道:“没有。”从十几岁到古稀之年,作为当今举足轻重的竹刻大家,徐秉方几十年如一日地刻竹,却没有一件作品自己满意?我们有些愕然。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徐秉方骨子里就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竹人”,他的精神气质与竹子的物性可谓高度契合。海内外诸多知名博物馆、收藏大家都争先收藏他的竹刻作品,这源于他爱竹、理解竹,自然也能刻好竹。“常州竹人”的称谓对徐秉方来说,或许再贴切不过。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竹刻人生

竹刻人生乔锦洪提及竹刻艺术,当代竹刻大家徐秉方不能不提。2014年9月的一个午后,我们来到徐秉方先生位于上海的家。徐先生坐在工作台前正端详、摩挲着一件刚刚雕刻成型的臂搁。这件落款“山重水复”的臂搁尽管所表现的题材是古今文人墨客最擅表现的山水。不过此山水非彼山水—远山与瀑布、云雾与湖水、树木与山石……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