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南宫后底阁遗址出土唐代佛造像选介

后底阁遗址出土的部分石佛造像-南宫后底阁遗址杨洁2006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及南宫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南宫市东南29公里的后底阁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佛教造像及其残件共283件,包括佛、菩萨、飞天、力士、弟子、莲座等。造像的质地有石质和陶质两类。石质可

后底阁遗址出土的部分石佛造像-南宫后底阁遗址

杨洁

2006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及南宫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南宫市东南29公里的后底阁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抢救性发掘。

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佛教造像及其残件共283件,包括佛、菩萨、飞天、力士、弟子、莲座等。造像的质地有石质和陶质两类。石质可分为石灰岩和汉白玉,其中汉白玉造像数量较多,雕刻精美。陶质造像以红胎为主,个别为白胎、灰胎,质地坚硬。造像均为单体造像,根据其形制和功能,可分为背屏式造像、造像龛和圆雕造像。从佛造像题记中可见东魏、北齐、唐代纪年等内容。

在南宫后底阁遗址出土的这批佛造像中,尤以唐代佛造像最为精美。笔者选取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展厅陈列的几尊唐代佛造像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唐上元元年贾士达等造阿弥陀佛坐像 造像为汉白玉质地。通高90厘米(见图1)。佛头后面枕部残留有方榫,头光已缺失。头微昂,螺髻高耸。脸形略呈长方,面部圆润饱满,比例适当,结构准确,表情肃穆庄重。眉弓凸起,阴刻细长弯眉,双目微睁,目光平视,上、下眼睑均以阴线刻出,没有刻划瞳孔。鼻梁直挺,嘴角内陷,微微上翘。下颌略前凸,颌下有一道浅凹印(见图2)。双耳贴面,耳下部残断。颈部前倾,并饰有蚕节纹。后背较直,腰部微向内收。颈下露出前胸局部,隐现胸肌结构,凸显质感。左手置于左腿近膝盖处,手背浑圆光润。外披佛衣,内着僧衹支。上衣袒右披着,覆盖左肩,右肩覆肩衣纹从后背僧衹支内穿出,裹住右肩,搭于右前臂。衣纹流畅,衣料质感较厚重。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

底部为方形基座,上承圆形束腰仰覆莲座。束腰为六棱柱,每面中部各对应有一个廊柱,均已残断。方形基座前立面和右侧立面均刻有楷书造像题记,其余两面平素无文。造像题记共134字,题记内容为“上元元年正月一日贾士达敬弥陀像一躯”及其他供养人之姓名(见图3)。唐代前后有两个上元元年,前者为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674年),后者为唐肃宗李亨统治时期(760年)。依据造像特征可推断此处年号应为前者。

唐龙朔三年韩善行等五十人造佛坐像 造像为汉白玉质地。通体残高91.7厘米。头光上半部残断,残留部分为半圆形。头光正面共分为四区,内区为素面,其外分别为浅浮雕莲瓣纹、间饰有宝相花和菱形花纹相间排列的两周凸弦纹以及火焰纹带。头光的背面光素无纹。中央厚,向外缘渐薄,断面呈弧形。佛像高肉髻,螺发(见图4)。面相长圆丰满,眉弓凸起,阴刻细长弯眉,两眉间凸起乳丁状白毫相。双目微睁,瞳孔以阴刻弧线表现,上、下眼睑的刻画细致入微。鼻梁挺秀,嘴唇圆润深陷,嘴角微上翘(见图5),结构表现准确。下颌处以凹刻线表现重颔,颈部饰有蚕节纹。大耳贴面,耳垂略外翘。右胸肌下缘处有弧沟,隐现胸肌轮廓。左手抚左腿近膝盖处,手指修长光润。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内着僧衹支,外披佛衣三层:上衣、中衣和下衣。僧衹支为袒右式,左肩有一钩纽,前面的钩穿过从左肩垂下的双绳套钮后打结。腰部僧衹支外束帛带,于腹前打结下垂入袈裟内部。衣纹褶皱层次感强。

佛像下方为复合式台座,下部为方形基座,上部为束腰莲台像座。束腰为八棱柱形,外围镂雕2个力士和6个廊柱。前面右侧力士缺失,左侧力士为站姿,裸上身,胸肌浑圆,双手上举,双肘微屈,手与头顶平托上层莲台,腹部外鼓,身躯向右侧微曲,跣足。廊柱由三个扁珠上下连接,珠子中部用两个环箍间隔(见图6)。方形基座四面均阴刻有细线方格,基本每格内刻一字,楷体,共253字,为造像题记(见图7)。主要内容为:□唐龙朔□,年岁次癸亥,六月壬癸望,廿九日辛亥,大像主云骑,尉韩善行队,下五十人等,虽生在阎浮,依希舍卫之,国奉勅东,罚见亲之日,不期共发鸿,心造白玉像,□铺誓愿之俊圣泽之所,有征採崐,山之无价镌,成此像诸行,人等沐浴洗,心终身皈敬,镌名于后,维那赵孝强,勋官王弘善,维那张文遇,维那王才卿,维那张衹达,维那张士雅,维那韩客仁……(以下均为人名)

造像题记虽有字迹缺损,但龙朔为唐高宗李治年号,依据“岁次癸亥”可知为龙朔三年(663年)。

唐坐佛像 造像为汉白玉质地。通体残高68.2厘米。头部残缺。右手置于右腿近膝盖处。身躯略向后仰,腰部微向内收,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佛像袒露右肩,内着僧衹支。僧衹支可见领边,腰系绳带,打结下垂。佛衣共分三层,下缘搭敷于台座之上。衣纹层叠,层次丰富而无纷乱感。

圆形束腰底座由仰莲台、束腰及廊柱(已残断)、覆莲台组成,束腰上下各有两层向内缩的圆台,覆莲台下刻有一周弦纹。束腰为七棱柱,每边均为内弧形,每个转角在椭圆开光内刻一头像。头像额部发际线好似三片半圆形的花瓣,双眉弯曲,怒目圆睁,眼角上挑,鼻头较大。神态表现生动传神(见图8)。

这件佛像束腰部分的头像与唐永徽元年(650年)石佛坐像及陕西扶风法门寺汉白玉阿育王塔束腰部分之鬼面相类似,故推测应为初唐时期作品。

唐倚坐弥勒像 造像为汉白玉质地(见图9)。通高87.6厘米。佛头后部有一个方榫,头光缺失。头顶高肉髻,前刻左旋涡纹,发纹前面为右旋涡纹。脸形较长,方额,面相端庄沉静。阴刻细长弯眉,眉弓凸起,眉梢上挑。双目微睁。鼻梁直挺。嘴角内陷,微上翘。颌下有一浅凹印。长耳下垂贴于面部,耳廓内侧刻有下凹的轮廓线,耳垂下部残断。颈部饰有蚕节纹(见图10)。胸部丰实圆润,肌肉质感较强。右前臂平伸,手残。左手抚左膝。腿部下垂倚坐于莲台上。佛像外着佛衣,内着僧衹支,可辨三层。左肩处有钩钮系结。佛衣稍显厚重,衣纹流畅,表现手法较写实而又富于变化。

复合式台座的下层为方形基座,前立面中部雕刻一怪兽头部,其余三面均为素面。佛像双足各踩一个莲蓬。莲蓬与从底座下方的怪兽口中横出的两茎相连接。怪兽两角呈叶形,弧形双眉隆起,眼部突出,双目圆睁,三角形鼻,双须分别绕向头后。口中獠牙露出,两嘴角各出一莲茎,与佛足下的莲蓬相接。方形基座上面为方形束腰莲座。方柱形束腰,前立面为素面,其余三面均于长方龛内雕刻力士一个。左侧龛内力士左手上举,与头共同托住上层平台,右手拄于右大腿上。后面和右侧面龛内力士均为跪姿,五官较模糊,头顶上层平台,双手撑于大腿上,胸部丰圆。束腰周围四角原各有一廊柱,均已残缺(见图11)。

唐代倚坐弥勒造像较多。佛像两小腿略向内斜,双足各踩一个与莲茎相接的莲蓬,是唐代佛像非常流行的式样。此外,造像上身与前述唐龙朔三年韩善行等五十人造佛坐像衣纹特征相似,推测应为初唐时期的作品。

南宫后底阁遗址出土的这几尊唐代佛造像面相丰满,头顶为螺型或水波式发髻,肉髻相对于前朝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部肌肉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感。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底部的台座多为束腰式,有的座腰镂空,有的还施仰覆莲。这些佛造像无论雕刻手法,还是艺术风格,均与定州系白石佛像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定州系白石佛像艺术是一个颇具地方风格的雕刻流派,在佛教美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该系佛像主要分布在以定州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北部以及太行山东麓地区。已发现的地点北起河北易县,南至河北临漳,东自山东博兴,西及山西昔阳。定州系白石佛像始刻于北魏晚期,东魏后期、北齐、隋代盛极一时,唐代逐渐衰落。从这几尊精美的佛造像中,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曲阳石雕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南宫后底阁遗址出土唐代佛造像选介

后底阁遗址出土的部分石佛造像-南宫后底阁遗址杨洁2006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及南宫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南宫市东南29公里的后底阁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佛教造像及其残件共283件,包括佛、菩萨、飞天、力士、弟子、莲座等。造像的质地有石质和陶质两类。石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