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艺术与友情的见证

艺术交流见证友谊郑培燕[摘要]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着一件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夫人赠送给宋庆龄的铁制雕像。为丰富藏品信息,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查证和分析,对该雕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明确了该雕像题材源自果戈理小说《圣诞前夜》,为俄罗斯卡斯利铸造艺术精品,见证了宋庆龄与加里宁夫人的真挚友谊。本文即从文学价值、艺

艺术交流见证友谊

郑培燕

[摘要]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着一件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夫人赠送给宋庆龄的铁制雕像。为丰富藏品信息,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查证和分析,对该雕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明确了该雕像题材源自果戈理小说《圣诞前夜》,为俄罗斯卡斯利铸造艺术精品,见证了宋庆龄与加里宁夫人的真挚友谊。本文即从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历史价值三方面,对查证分析的内容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铁制雕像 卡斯利艺术铸造品 宋庆龄 加里宁夫人

上海宋庆龄故居客厅的壁炉上,陈列着一尊精致的铁制雕像,高34.5cm,底座15.5cm×17cm,为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夫人于1957年所赠。笔者近日展开相关考证,对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一、源自经典名著——取材于果戈理小说《圣诞前夜》

该雕像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骑在扫帚上的人物及其肩膀上一个似人似兽的怪物。通过穿着及服饰看,该人物身着俄罗斯传统服装,戴着头巾与项链,是一位俄罗斯妇女的打扮。她骑着一柄扫帚,站在一个圆形的罐子上,罐子四周枝条交错。而这怪物,有着两个犄角,尖尖的耳朵,猪一样的拱嘴,牲畜的蹄子以及一根長长的尾巴。怪物趴在妇女的左肩膀上,似乎在与她窃窃私语。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与俄国文学家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的小说《圣诞前夜》中妖精与魔鬼的形象完全吻合。

《圣诞前夜》是果戈理中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中的一篇,叙述的是一位虔诚的铁匠法库拉,因为擅长画驱魔图而被魔鬼所嫉恨并伺机报复。在圣诞前夜,魔鬼偷走月亮,并设下圈套阻止法库拉去见心爱的姑娘。然而铁匠却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制服魔鬼,并让魔鬼带着他飞到皇宫中,得到女皇的赏赐,也赢得爱人的芳心,最终与爱人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的故事。在小说《圣诞前夜》的开头,一个妖精在四处闲逛,她骑着扫帚从烟囱飞进飞出,在天空飞来飞去,还摘了“满满一袖子的星星”;一个魔鬼只剩下最后一夜在人世间游荡,他长着狭脸、圆鼻、细腿、又尖又长的尾巴、山羊胡子、小犄角,他偷去了月亮,还扮着鬼脸,吹着气。“妖精看见四周一片黑洞洞,不由得尖叫起来。于是,魔鬼装出一副媚态十足的样子,上前搀扶她,在她耳边低声絮语,犹似人世间司空见惯的对女性的那种软语温存。”这便是雕像所刻画的两个人物。

小说中还有一段描述与该雕像所刻画的故事场景相吻合:寒凝大地,魔鬼感到刺骨的寒冷,“冻得两只蹄子替换着直跳”;“妖精也感到寒气逼人,虽然她是穿得挺暖和的;所以,她两手往上一举,向侧旁伸着一只腿,犹如一个快速溜冰的人一样,浑身关节一动不动,就像是顺着冰川从天而降,径直落进烟囱里。魔鬼也照着样子紧随其后……,就在落进烟囱的一刹那间,他猛然骑在情人的脖子上,双双跌落在宽敞的炉灶上面的一堆瓦罐中间”。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笔者认为,该雕像的取材源自该小说,表现的是铁匠法库拉的母亲——妖精索洛哈与魔鬼一同从烟囱落人炉灶的情景。雕像中妇女脚下瓦罐上铭刻的俄文也印证了上述分析。文字的第一行“Hочъперед Рождеством”即“圣诞节前夜”的意思,第二行“Солохаичёрт”即“索洛哈与魔鬼”。索洛哈,便是铁匠法库拉的母亲,是个妖精,经常在夜晚骑着扫帚,从自家农舍的烟囱中出来捕捉星星。而魔鬼是索洛哈的情人之一。

小说《圣诞前夜》是果戈理早年的作品,1830年刊载于《祖国纪事》2月号和3月号。1931年到1932年问,果戈理将已创作的小说故事汇集成册,作为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出版,并以此蜚声文坛,奠定了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狄康卡近乡夜话》以浓郁的乡土色彩和浪漫笔法吸引了广大读者,其中第二集收录的《圣诞前夜》,情节动人,笔触清新,成为俄罗斯文学研究中被普遍关注的对象,也成为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来源。这座雕像的题材便来自于此,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融合精湛技艺——卡斯利铸造艺术精品

除了题材经典之外,这尊雕像融合了精湛的雕塑艺术和高超的铸造工艺。雕像底座上的俄文标记“Kасли”(卡斯利)表明了它的“出身”,是一件卡斯利艺术铸造品,来自俄罗斯乌拉尔地区著名的卡斯利铸造厂。

卡斯利是乌拉尔经济区最古老的小城之一,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州,因其铸铁雕塑及实用美术作品而闻名世界。1747年商人雅科夫·科罗布科夫在此建造了卡斯利铸铁精炼工场。19世纪,卡斯利铸造厂以其精湛的艺术铸造品享有盛誉。1860-1890年间,卡斯利铸造厂在艺术性和技术性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在彼得堡、维也纳、费城、斯德哥尔摩等展览会上获得了数不清的奖项和奖章。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一个独特的拜占庭式铸铁亭阁,融合了卡斯利铸造匠人们最高超的技艺,被认为是铸造艺术的杰作,被授予巴黎世界工业贸易展最高奖——格兰泊历奖,也让卡斯利工厂获得了最高的荣誉和声名。该亭阁后来成为了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美术馆的永久陈列。

随着铸造技艺的发展,卡斯利的匠人们塑造了各种主题和场景。他们所铸造的动物形象,能够抓住生命的精髓。那些带装饰性透雕和浮雕的铸造艺术品,图案的细节、模型的精准度、轮廓的清晰度,以及完工时的提亮,无不体现了卡斯利翻砂匠人的高超技术,给它们打上了艺术品的印痕。

卡斯利铸造艺术的发展,得益于许多俄罗斯著名雕塑家,如M.D.卡纳耶夫、N.拉维列茨基、N.R.巴赫、E.A.蓝谢列、动物流派雕塑创始人P.K.克劳德特等。他们都在卡斯利工作和生活过。卡斯利的匠人们对他们的许多雕塑作品进行了创造性的精彩复制,使之成为精美的铸铁艺术品流传后世。

作为真正的大师,卡斯利的天才匠人们也复制了一些不那么知名的雕塑家的作品,如索洛夫耶娃的一系列以果戈理小说人物为题材创作的作品。索洛夫耶娃,全名为索洛夫耶娃·亚历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СоловьевалеkcaндpaAндpeeвнa),生活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一位小型风俗题材类雕塑家,毕业于斯特罗加诺夫学校,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彼得堡工作,1917年大革命后与丈夫移居巴黎。目前没有关于她的更详细的资料,但是她的雕塑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卡斯利工场有多座她的作品模型。《索洛哈与魔鬼》便是其中之一。卡斯利铸造大师以精湛的技艺,将索洛夫耶娃的作品铸造成为极具价值的艺术品。一位卡斯利艺术的研究者帕夫洛夫斯基曾经写道:

“通过制作索洛夫耶娃的作品,乌拉尔的匠人们不仅复制了雕塑形象,而且创造性地展现出了他们自己与所再现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刻画了现实主义作者所塑造的精美场景,突出了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

本文所考证的这尊《索洛哈与魔鬼》铸铁雕像,便是卡斯利大师以索洛夫耶娃的雕塑作品为模型铸造的。雕像下部的瓦罐上铭刻的第三行俄文“A.c oлo B b e B oй”,即索洛夫耶娃。但是雕像上没有关于铸造者和铸造年代的任何信息。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所知,《索洛哈与魔鬼》雕塑由索洛夫耶娃创作,模型于1898年由卡斯利匠人霍洛施维奇铸造。20世纪该雕像模型在卡斯利有翻铸,有极少量,如1917年、1955年、1958年、1959年等铸件在收藏界流传。除了与所考雕像有着相同的卡斯利印记之外,1917年铸件还印有铸工的名字,1959年鑄件印有更清晰的翻铸时间、编号和卡斯利标记。卡斯利是天才工匠的摇篮,但是绝大多数的匠人都是屈居幕后,不为人知的。因此笔者推断,该雕像极有可能是1917年以前甚至更早期的铸件。而具体的铸造者,还需要进一步查证。

再看雕像的细节,人物形象轮廓清晰,面部表情的刻画非常传神,人物身上的服饰花纹精美,整体散发着柔和的黝黑光泽,极具观赏性。1963年卡斯利成立了俄罗斯唯一的专业的铸造艺术博物馆,收藏有18-20世纪卡斯利铸造厂生产的数百件实用装饰艺术品,索洛夫耶娃的许多作品都在藏品之列,《索洛哈与魔鬼》也是其中之一,至今还在该博物馆展出,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它的艺术价值。

三、见证诚挚友情——加里宁夫人的赠礼

这尊雕塑不仅融合了文学与艺术价值,还蕴含着历史价值。它见证了宋庆龄与加里宁夫人的诚挚友情,代表了中苏友好的一个侧影。

宋庆龄与加里宁夫人的友谊,始于1927年。那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宋庆龄遭遇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为了寻求革命的出路,完成孙中山的夙愿,宋庆龄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于1927年8月赴前苏联访问。在莫斯科期间,宋庆龄受到前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除了参加频繁的政治活动之外,宋庆龄与当时任前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加里宁及其夫人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加里宁夫人,全名叶卡捷林娜·伊万诺夫娜,不仅举止大方得体,而且为人热情,是一位质朴亲切而又非常好客的典型俄国妇女。加里宁夫人对宋庆龄非常热心,经常邀请她到位于莫斯科郊区阿尔汉格尔斯克村的乡村别墅去度假。冬日里,白雪皑皑,铺盖大地。宋庆龄“喜欢乘坐三匹灰马并驾拉的雪橇。当雪橇沿着别墅庄园溜时,她和加里宁夫人轻轻地裹着轻裘毛毯。”在这里,宋庆龄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加里宁夫人心胸开朗,对宋庆龄关怀备至。她与宋庆龄促膝谈心,使宋庆龄觉得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还不断问宋庆龄她能再做些什么使得宋庆龄在莫斯科的生活舒适有趣。

这段愉快的经历和真挚的友情,给宋庆龄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1952年12月底宋庆龄应前苏联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访问前苏联。在莫斯科参观访问之余,宋庆龄心心念念的便是老朋友加里宁夫人。据当时在驻苏使馆工作的戈宝权回忆,宋庆龄在莫斯科期间,他经常前去看望,听她讲20年代末在莫斯科与加里宁夫人的友情以及在莫斯科的参观访问活动等。当年陪同宋庆龄出访的姜椿芳在回忆中也提及,宋庆龄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当年加里宁夫人的住处,回忆当年加里宁夫人抱着她在草地上打滚的愉快时光。旧地重游之后,宋庆龄非常想见一见加里宁夫人。殊不知,当时加里宁与斯大林意见不和,他的夫人正在流放,因此宋庆龄的这一心愿未能达成。令她欣慰的是,1955年,她收到了前苏联大使馆秘书转来的加里宁夫人的信和赠送的礼物。

1957年11月,宋庆龄随同毛泽东率领的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这一次访苏,她的夙愿得以实现,见到了阔别30年的加里宁夫人和鲍罗廷夫人。加里宁夫人在斯大林逝世后才从流放苦役中被释放。老友重逢,百感交集。在这次会面中,她们畅谈往日的情谊,加里宁夫人将这尊《索洛哈与魔鬼》铸铁雕像作为礼物送给了宋庆龄。或许在加里宁夫人看来,这尊雕像也有着深刻的含义。虽然魔鬼和妖精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善终究会战胜恶,人民的力量最终会战胜黑暗。在经历了苦难之后,光明的前景必将到来。

宋庆龄从没有忘记过加里宁夫人的热情友好,始终珍藏着这段友情的美好记忆。1931年她从欧洲回国时带回了两张与加里宁夫人的合影,一张摆放于上海莫里哀路寓所,另外一张则摆放于北京寓所的床头柜上。而加里宁夫人赠送的这尊雕像,宋庆龄一直珍藏在她上海的寓所里。至今,这尊雕像还静静地安放在宋庆龄故居寓所的壁炉上,仿佛向人们诉说着这往日的美好时光。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艺术与友情的见证

艺术交流见证友谊郑培燕[摘要]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着一件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夫人赠送给宋庆龄的铁制雕像。为丰富藏品信息,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查证和分析,对该雕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明确了该雕像题材源自果戈理小说《圣诞前夜》,为俄罗斯卡斯利铸造艺术精品,见证了宋庆龄与加里宁夫人的真挚友谊。本文即从文学价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