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杯盏千古传雅韵

施用和+肖梦雅中国是最早与茶结缘的国度,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饮茶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秦时,已有被称作“荼”的茶出现,人们取之生嚼鲜叶,烹煮梗叶。那时的饮茶多为解渴药饮,尚无专用茶具,只是使用一般饮食器皿装盛。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器物宽把带流黑陶盖杯(镇江博

施用和+肖梦雅

中国是最早与茶结缘的国度,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饮茶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秦时,已有被称作“荼”的茶出现,人们取之生嚼鲜叶,烹煮梗叶。那时的饮茶多为解渴药饮,尚无专用茶具,只是使用一般饮食器皿装盛。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器物宽把带流黑陶盖杯(镇江博物馆藏),与双耳陶壶等都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饮水器与盛水器,也用于饮茶,分布在钱塘江下游与太湖地区,出土的多为泥质黑陶。此盖杯盖面弧曲,顶设圆钮,器侈口,前侧有一上斜长流,束颈,腹略外弧,矮圈足,腹后设半环形宽把,面上方镂双孔,两侧刻划两组竖线纹,造型古朴,简而不陋。

至西汉,谏议大夫蜀人王褒《僮约》一文,提及 “武阳买茶”及“烹茶盡具”,可知这时人们已有饮茶习俗和茶叶交易,并已出现了专用的“茶具”,饮茶方式也从粗放式大碗喝茶发展为细啜慢品。1990年4月19日,浙江湖州市博物馆在湖州弁南乡罗家浜村窑墩头一处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砖石墓中,发掘出土了一件青瓷四系罍,肩部刻有一明显“茶”字;同时出土的还有青瓷碗、青瓷盆和青瓷罐,说明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的原始青瓷发展至此时烧制技术已日臻成熟,而一些地区的制茶、饮茶和贮茶也似乎已有相当规模。不同时代的不同品饮方式,孕育出相应的茶具,而品类日渐繁多的茶具也为饮茶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并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品味的生活方式。

至三国魏晋时,吴国末代帝王孙皓在宫廷宴饮中兼备茶、酒,出现了“以茶代酒”之俗,而晋惠帝司马衷更是嗜爱品茶。南北朝时,饮茶在佛教修行者中逐渐普及,并随着当时统治者的崇佛政策,由佛教僧众普及推广,衍生为社会习俗。但这时的饮茶仍被视作寻常浆饮,并不贵气,而饮茶器具亦保留了素雅简朴之象。这时的瓷质茶具占有相当比例,镇江博物馆藏的青釉瓷托盘、盏,托为浅盘形,平底,托内底有一周较深的粗弦纹;盏为圆唇,腹微鼓,圆饼形实足。此件托盘可能是用于衬垫茶盏,是避免热茶“盏热烫指”的新器型。

我国历史上对茶的称谓和写法很多,有荼、槚(jia)、蔎(she)、茗、葭、茶等等叫法与写法,至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后,“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隋唐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茶道盛行,饮茶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人们不仅讲究“煮茶”技艺,对茶具亦十分重视。“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陆羽《茶经》中详列了风炉、鍑、碾、鹾簋(cuo gui)、碗等二十五种茶具。盛唐时的茶具以金银器皿为主,这与唐代贵族喜用金银器有关。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迅速,日趋纯熟,并大量吸收西亚和中亚金银器发达地区在工艺、造型及纹饰等方面的长处,使得唐代的金银茶具既实用又精美。镇江博物馆藏唐代莲瓣印花银质高足杯及鎏金双鹦鹉纹、双凤纹带盖大银盒等,都反映了这种特点。高足杯在唐代以前便传入中国,唐代工匠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同时,也根据本土政治、宗教、艺术及生活习俗加以创新和改造,使类似的金银器物的造型、纹样等变得更适合中土的使用和欣赏习惯。而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等一批镇江本地制造的银器多供奉皇室,其外底錾刻“力士”名牌商标,对全国及至五代、两宋的金银器工艺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唐代盛行煮茶与煎茶,饼茶须碾成茶末煮饮。此盒容量大,正适合用来贮藏茶饼、茶末。还有一件荷叶形银盖,形制非常特别,银盖呈卷边荷叶状,顶饰柿蒂状曲钮,盖面錾刻双曲线以表现细密的叶脉,边口悬鱼四尾,内边也刻“力士”二字。该器器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錾刻工艺十分精细,荷叶的蒂、茎、叶脉都一一表现无遗,线条流畅细密,堪称唐代金银器中的一件佳作。据查,唐人的饮茶习惯与现代人有所不同,有在茶中加盐的习惯,唐人认为盐有益发茶香,所以烹茶时在茶汤中加入适量的盐调味(这种习俗在今天我国藏、蒙地区仍可见遗风),这就使得唐代茶具中产生了一种特有的器皿贮盐器,《茶经》中有鹾簋(cuo gui)条: “或瓶或罍,贮盐花也。”而这件精美的银盖应该就是贮盐器的盖子;与其可为比照印证的,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蕾钮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

当然,这时的茶具在重视金银器皿的同时,并未放弃瓷器。晚唐至五代时,我国瓷器也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如玉似冰、欺银赛雪的越窑青瓷及邢窑白瓷为代表的瓷茶具新时代。唐代陆龟蒙有《秘色越器》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题目中的“秘色越器”就是指唐代越窑青瓷精品,“秘色”是赞誉越窑瓷器釉色罕见的青翠莹润之美。后来五代时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朝廷用瓷,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宋人饮茶一改唐人“煮茶”之法,将茶末置于茶盏,以茶瓶注汤点啜,称“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候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在点茶方式的基础上,宋人还创造出了一种被称为“斗茶” 的饮茶娱乐方式。饮茶习惯的变化也使得茶具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州博物馆馆藏的“供御”铭兔毫釉瓷盏,盏身深弧壁、小圈足,口沿浅凹槽一道,一般称为“束口碗”,是建窑瓷盏中的常见造型。器内外均施黑釉,外壁挂釉不及底,内外青黑釉面上带黄色条缕丝纹,类似野兔毫毛,是以得名。该盏外底印“供御”二字,可见其应为进贡宫廷而作。这样的黑釉茶盏就是“斗茶”的专属茶具。宋人斗茶,先斗色、次斗痕。先将研细的茶末放入茶盏之中,一边以执壶注沸水下冲,一边用茶筅击拂,最后看谁汤花“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则为赢。宋代斗茶多采用白茶,使用这样的黑色瓷盏不仅易分辨水痕,且最宜衬托洁白茶沫的汤花之美。点茶,赏茶,品茶,斗茶,显示了宋人茶色生香,有滋有味的生活!

清代,茶文化呈现出多元面貌。“文士茶”勃兴,改宋元的“点茶”为“冲茶”,将茶叶直接投入壶中冲泡,再转注茶杯饮用,奠定了今日的泡饮方式。清康、雍、乾三代是清宫茶具制造的鼎盛期,出现了粉彩、珐琅彩、仿木石等创新茶具。从茶具形制讲,除茶壶与茶杯外,盖碗是清代茶具一大特色。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有关器用之道的哲学观。当然,清代的茶碗并非全部带盖,而是在烧制中即分为盖碗和碗两类。

明清时期茶具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材质的丰富上。比如,明代崇尚紫砂的茶壶,镇江博物馆藏的明代宜兴窑紫砂壶,其壶嘴与壶把钻孔塞泥而成,且在壶里有手捏痕迹,近似明代早期紫砂壶。宜兴紫砂壶因能较好保持茶的色、香、味,从明代起便广为流传。广州博物馆藏清代宜兴紫砂加彩人物提梁壶,是当时较为普遍常见的款式。此外,闽粤一带流行的功夫茶,不但形成了从治器到纳茶、候汤、洗茶、冲点、刮沫,直至淋罐、烫杯和洒茶等别具一格的烹制程序,也相应产生了包括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著、茶罐锡盒、茶巾、竹著、茶桌、茶担等一整套茶具。广州博物馆藏的闽粤工夫茶特色茶具,其中刻花鸟纹锡制茶叶罐,清末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锡制茶叶罐因为良好的气密性,既可有效防潮,也能长时间保持茶叶不变味,被奉为贮茶之上品。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是诗的国度。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茶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借咏茶以抒情写意论世明理的诗词作品不胜枚举,构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数量丰富体裁多样韵味独特的宝贵遗产。这在茶具上也有反映。广州博物馆曾展出两件清乾隆三清茶诗瓷碗,皆为清宫旧藏。“三清茶”是以江南早春时节的梅花、佛手、松实和紫禁城中采集的瑞雪调制而成,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为喜爱的茶品。三清茶具是清代皇室定制的茶具,多为矾红、青花品种,用于茶宴,宴会毕常赏赐臣子。这两件三清茶诗瓷碗,碗外白地上书乾隆御制《三清茶》诗一首,后附乾隆丙寅小春御题乾隆篆体章;内底绘松树、梅花、佛手,名曰“三清图”;碗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官窑款。盖碗胎体轻薄、质地细腻,为乾隆御窑创新佳作。

杯盏千古传雅韵。细品古今茶具,可以阅历代茶俗之演变,进而知社会经济、文化及风气、时尚的传承与发展。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杯盏千古传雅韵

施用和+肖梦雅中国是最早与茶结缘的国度,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饮茶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约公元前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秦时,已有被称作“荼”的茶出现,人们取之生嚼鲜叶,烹煮梗叶。那时的饮茶多为解渴药饮,尚无专用茶具,只是使用一般饮食器皿装盛。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器物宽把带流黑陶盖杯(镇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