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cctv我国近代史纪录片 我国近代史教育三个重要环节和理论启示

李英全+吴迪摘  要:大学本科前史专业的我国近代史教育是根底前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教材无论是在史实构建仍是在理论总结等方面都存在必定的缺点。文章就大学本科生我国近代史教育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打开讨论,以为导入环节是起点,它可以诱发学生专业学习爱好,发作对教材新知的学习愿望,扩展学生的前史常识内在。前史

李英全+吴迪

摘    要:大学本科前史专业的我国近代史教育是根底前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教材无论是在史实构建仍是在理论总结等方面都存在必定的缺点。文章就大学本科生我国近代史教育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打开讨论,以为导入环节是起点,它可以诱发学生专业学习爱好,发作对教材新知的学习愿望,扩展学生的前史常识内在。前史事实的构建是主体环节,在每一章的前史构建中,不能只杰出政治和军事,更要杰出经济和文明思维方面的内容,也不能疏忽对外联络等内容。理论环节是立异,是要点,是对一系列严峻事情或前史活动。不一起刻段的前史规则,总结出的理论和经历启示。晚清七十年的前史标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在化,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是大势所趋。

要害词:我国近代史教育;重要环节;理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56-05

一、我国近代史教育现状

这些年来,大学本科前史教育中多少仍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些问题已有学者在相关的论著中相继提出来了。这些问题中,最受注重的是理论构架和内容立异等问题。我国近代史教育中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构架乃至前史定论,都是范文澜等威望史学长辈在20世纪40、50年代提出并断定下来的。史学长辈们开拓性的研讨效果关于树立我国近代史学科体系,推进我国近代史的教育和科研,起到了适当重要的效果,这是值得必定的。可是前史不断向前开展,某些概念和定论也往往存在片面的当地,需求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弥补,以充沛和开展我国近代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近年来,我国近代史的教材建造获得了可喜的效果。在新出书的高中前史教材中,增加了同一前史问题学术界对其的不同点评观念,这有助于拓宽学生多向思维及立异思维的才干。在高校前史教材中也出书了一些立异教材,如章开沅、朱英主编的《我国近现代史》(河南大学出书社2009年出书)等。可是有不少旧式教材还在部分高校中继续运用,就是所谓的“爷爷的教材”。十多年前,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在山东济南调查时,提出要学校正爷爷的教材进行革新和更新,他说:“咱们的大学和中学还存在许多几十年如一日的‘爷爷的教材,阐显着着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国内社会开展需求和科学技术开展局势。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国教育落后的最重要部分。”[1]教材更新落后,阐明什么问题?阐明咱们的教师,咱们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不可以及时更新许多的新常识、新的科研效果,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展和思维的立异,构成学生思维死板[2]。

教材建造存在问题,教育内容就难有立异之处,这是可以必定的。所以有学者提出了教育内容的质疑、还真、立异等一系列问题。如袁伟时提出的问题:猎奇、置疑、批评是治学和立异的起点,辛亥革新实在前史的复原,民国前史的要害前史内容,以及怎么点评慈禧、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等重要前史人物[3]。这些问题都是近代史教育中长时刻疏忽的问题,具有复原前史本相的含义。此外还有其他问题,如有学者提出了四个脱离和对立现象:注重教材而疏忽教育大纲的脱节;教材的滞后性与学科研讨的前瞻性之间的对立;周课时的不稳定性与教法的单一性之间的问题;我国近代史教育与国际近代史教育相脱节等[4]。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如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学科特点,运用灵敏多变的教育方法,教育和研讨效果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法等[5]。

本文以为,大学本科我国近代史教育中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有三个重要的环节是有必要给予注重的,尤其是内容立异环节和理论启示环节。假如疏忽这三个重要环节,疏忽内容立异和理论启示,大学前史教育就不会获得显着的成效,也不行能给本科学生供给更多的新式教育和理论总结。

二、导入环节:介绍学术动态及重难点

怎么导入是大学本科前史教育中具有艺术性的一个问题,每个教师的实践运用也是千差万别的,运用的时刻长短和教育内容也彻底不相同。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六种:一是用故事、典故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学生比较喜爱;二是用诗、谜、歌、对等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比较美妙;三是用导言、史料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比较老套;四是用温习发问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的高度留意;五是用解题、图示、影视导入新课,这种方法简略明了,比较有用;六是用纵横联络或时势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能给学生供给一个联想的空间,然后到达启示学生思维的意图。这些方法在中学教育中经常用到,而在大学的前史教育中也有被用到的。可是,在大学前史教育中 仅有这些方法是远远不行的。

俗话说:杰出的初步是成功的一半,大有万事初步难的意思。有人用“凤头、猪肚和豹尾”别离比作每一节课的初步、中心和完毕,就是说课的初步要像凤凰的头相同引人耳目,招引学生;课程进程的教育内容要像猪肚相同五光十色;课的完毕要像豹尾相同苍劲有力而耐人寻味。大学里的前史教育,每一章中的导入环节应当参加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相关学术动态的介绍。当然,并不是把一切的学术动态都要悉数罗列出来,而是要把重要内容相关的学术动态作一介绍。有的教师在授课进程中喜爱把学术动态的介绍放在每一章的终究部分,从逻辑上说这是不科学的。

学术动态的介绍放在导入部分,在中学前史教育中是不行能存在的,但在大学前史教育中却又是必需的,假如缺了这一环节,大学前史教育就变得简略了,缺少深度内容。当然,它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爱好,发作对教材新知的学习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学习,然后有效地前进学习效果,并且可以扩展学生的前史常识内在,对启示大学生的考虑才干和解决问题的才干都是有效果的。

以自强运动这一章为例,在教育正课之前,须对学术界的研讨动态作一个简略的介绍,这种介绍是归纳式的。首要介绍1949年前旧我国关于自强运动有研讨的威望史学作品,如赵尔巽等撰写的《清史稿》,蒋廷黻的《我国近代史》,萧一山的《清代通史》,以及范文澜的《我国近代史》和胡绳的《帝国主义与我国政治》等;其次介绍新我国初步三十年关于自强运动的研讨概略;其三,要点介绍最近四十年来学术界关于自强运动的研讨现状。由于这些学术动态的内容太多,不能逐个介绍,只能作要点剖析,杰出两个大的问题:关于自强运动的指导思维“中体西用”的点评问题;关于自强运动的效果和点评问题。

导入部分除了学术动态方面的扼要介绍外,还有一点是有必要要进行阐明的,那就是每一章的要点和难点,关于要点有必要有所提示,关于难点有必要指出其难在何处。比方清末新政这一章,须指出其要点是新政的首要内容,准备仿行立宪的内容和含义,怎么对清末新政进行客观的点评。其难点是:清末新政(准备仿行立宪)与辛亥革新之间的联络,清末新政失利的原因及其经历是什么。

大学前史本科的教育,导入部分是重要的,其间虽然也考究言语的精彩,但更重要的是考究内容的充沛和常识的丰厚,假如没有这些内容上的精彩,言语方面的考究就显得暗淡无光了,由于它除了哗众取宠外并不能给学生教授任何实践的前史常识。

三、主体环节:前史内容的实在构建

怎么才干创立一个高效的讲堂?主体教育环节的内容构建是创立高效的大学前史讲堂的重要手法和首要方法,也是发扬大学民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完结每章主体教育环节的构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要,要对每章的前史内容有一个体系的规划、安排和安排,在杰出要点的一起还要考虑周全,不能只杰出某一部分而疏忽其他部分。

以第一次鸦片战役这一章为例,其间所触及的内容许多,怎么构建这一章的结构内容则是教师有必要考虑周全的问题。所要考虑的问题包含:鸦片战役是怎么发作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鸦片战役的发作?这是大布景,其间触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情;鸦片战役的经过又是怎么进行的?我国在战役中失利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役给近代我国构成什么严峻影响?这些是构成这一章的结构思路。详细而言,这一章的主体构架为:1.鸦片战役迸发的前史布景剖析。(1)中英两国政治和外贸体系的抵触是战役迸发的本源(英国方面是民主政体和自在的对交际易体系,我国政治独裁、经济小农、文明儒家思维和我国中心论、对外实施闭关锁国)。(2)英国对华输入不合法的鸦片交易成为战役的起火源。(3)林则徐禁烟急于求成为英国发动战役找到托言(导火索)。这部分要剖析的内容有:许乃济的弛禁主张,黄爵滋的禁烟主张,林则徐的禁烟主张,林在广东的禁烟方法,虎门销烟,林禁烟过激行为的体现。2.走向战役及其经过。(1)走向战役。(2)战役的三个阶段。(3)我国战胜及中英《南京公约》。3.我国战胜原因剖析及启示。(1)我国战胜原因剖析。(2)启示。4.公约准则的构成及其对近代我国的影响。(1)公约准则的构成。(2)公约准则对近代我国的影响。

其次,对每一章的前史内容要进行客观的脚踏实地的叙述,理论的提高有必要以前史事实作为根据。

前史教育以服务于学生和服务于社会作为起点,不能随意修正前史事实,要以前史事实作为根据,对前史课进行脚踏实地的叙述。新我国树立今后,有适当长的一段时刻里,对我国原有的前史教材进行了大的修正,八成是为了政治上的需求,政治意图过于显着,因而失去了前史的实在性。如对近代民族的刻画方面,宁可将林则徐拿出来,把他完美地说成是近代我国的巨大民族英豪,也没有将左宗棠拿出来作为民族英豪进行教育。林则徐禁烟的确了不得,但他回绝中交际易,把原有的中外联络进一步激化,把我国拉回到愈加关闭的情况,由此引发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役。因而,与其说林是民族英豪,还不如说他是禁烟英豪。左宗棠则不同,他把新疆回收来了,是对我国领土有着实在奉献的民族英豪。这些前史事实,咱们在教材中从来就没有对学生实在地讲过,总是喜爱把造反或大众的盲目损坏举动都描绘为促进和解放生产力的革新,乃至把太平天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说成是人类前史上最先进的妇女解放运动,这些都是不实在的前史。

其三,对每一章的前史构建中,不能只杰出政治和军事,更要杰出经济和文明思维方面的内容,也不能疏忽对外联络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近代史教材建造中,至今仍存在显着的缺乏,就是从本来的注重政治史、革新史疏忽经济史、文明史,开展到现在的过于注重经济史、政治史而疏忽了军事史、文明教育史,都有不一起期的不同侧重之误。虽然这种失误的概率在当代我国近代史教育中越来越小,可是关于不同内容侧要点的不同仍是存在的。在对每一章的前史内容建构中,要体系全面地构建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史的底子史实和内容。比方义和团运动,可以不作为独自的一章来构建,但作为19世纪末的一个大事故(较低层次的一次救国运动),其内容的建构可以与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之战等内容联合在一起,构建一章的内容,描绘1896—1901年我国的前史开展变化情况,时刻虽为六年左右,但其间的前史复杂性,政治、经济、军事、交际等内容结合在一起,更具有史学讨论的含义和价值。这一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戊戌变法,二是义和团运动,三是八国联军之战。义和团运动这部分的前史内容包含:义和团运动发作的前史布景,义和团运动的开展情况剖析,义和团的安排、主旨及其“扶清灭洋”标语,义和团运动失利原因、影响及点评。

其四,关于一些重要的前史事实不可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加以降低或疏忽,不然就会构成前史开展的开裂。

长时刻以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或是思维上的误差,关于两个时刻段的前史是有很大的知道成见的。第一个时刻段是1900—1911年的清末新政时期。大陆史学界长时刻把它当作辛亥革新的前史布景来建构这段前史,史学界为什么会对这段前史有成见,是由于它进行了完彻底全的革新,它使我国前史初步走上资本主义路途(政治上君主立宪,经济上自在资本主义)。这样一段重要前史,却被当成1911—1912年辛亥革新的前史布景来写,从另一层面阐明我国大陆前史学界的政治成见和不尊重前史事实。第二个时刻段是1928—193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陆史学界由于政治上与国民党对立等原因,把这段前史描绘为我国近代史上最为漆黑和衰败的时期。而前史本相是这段前史是我国近代经济开展最有成效的黄金时期,政治上虽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但处于五权民主建造的初期阶段即军法之治时期(军政府率公民打扫旧污年代),离第二期的约法之治和第三期的宪法之治还有适当长的时刻;经济上处于开展建造的黄金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处于前史上的最好水平,财经革新和金融革新获得了必定的成效。关于这样好的前史,由于国民政府是共产党要打倒的目标,政治上的对立性使大陆史学界关于这段前史进行了一些曲解前史事实的建构和描绘。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大力开展资本主义的创始阶段,它的前史位置是不应当加以否定的。

四、理论环节:经历与理论总结

我国近代史的理论建构是极为重要的,但这种理论不是随便发作,或是人为发明,而是从前史事情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但凡人为地发明出来的所谓的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每一严峻事情,每一重要时刻段,每一严峻前史活动,都可以得出一些经历启示和理论要旨。一系列严峻事情或前史活动,不一起刻段的前史规则,终究会总结出终究的前史理论,这些理论是具有启示性的,对后世我国人具有教育含义的,对当代我国的社会开展具有教育含义的,这才是严峻的前史理论。这些理论与我国近代史的底子头绪是密不行分的。在此,自己以晚清七十年为例,对这段前史的经历经历和开展理论进行剖析和总结,以求其对当代我国的开展具有启示含义。

19世纪40—60年代,我国经过了二次鸦片战役的失利,经历经历的总结是必需的:我国在英法这些强敌面前,天朝大国的面子彻底损失,清帝国的失利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咱们的军火和戎行是中古的戎行,咱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咱们的公民包含士大夫阶层都是中古的公民,咱们的政府和公民是彻底脱离的。我国战胜的前史经历通知咱们:一个国家政治准则和文明教育长时刻落后糜烂,经济技术和公民观念必定会落后,落后就会失利和被迫挨打,这样摆在我国政府和公民面前的重要使命就是我国有必要近代化,“顺合国际之潮流”[6]。诚如蒋廷黻先生所总结,鸦片战役的军事失利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利今后还不理解失利的理由,那才是失利的致命伤,我国损失了二十年的宝贵时刻。由此可以得出,近代中华民族底子只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废弃咱们宗族和家园观念而安排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19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过了太平天国农人运动,华北地区的捻军起义,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起义等,全国处于不断的内争傍边。这二十年前史的经历总结是:首要,这么多的内争,阐明晚清政府的确是糜烂透顶,官吏贪婪,品德沦丧,官府克扣过重,官逼民反,农人造反有其合理的一面,“任何当地发作革新轰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布景,而迂腐的准则阻止这种要求得到满意”[7]。其次,洪秀全想用西方的宗教和《天朝田亩准则》来救我国,其成果只能拔苗助长,阐明农人想救国意图是好的,但农人还没有具有这个才干,由于绝对平均主义的救国计划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更不利于民主、自在的社会日子,它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国际潮流的。其三,农人起义或内争并不利于我国的开展和强壮,它只会给社会经济构成严峻的损坏,给公民带来更大的磨难(“1851年至1865年这14年间总人口减少了1.12亿,下降了26.05%”)[8]。其四,我国人要供认自己的确严峻掉队了,教育严峻落后了。我国人关于国际文明的一切成果,特别是国际文明干流的那些成果,很少有好好研讨和吸收,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总喜爱走偏门。近代我国所面对的最重要使命是把我国从中世纪社会变为现代社会,只需有利于这个使命的,咱们就应当必定它,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咱们不是简略地否定,而是有剖析的,马克思就从前公开批评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同光自强运动(国内学者喜爱称洋务运动,颇具贬义)作为我国近代化的初步,清政府为了求强求富,进行了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有限革新,由于其指导思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而保守的帝国决议计划人不行能进行全面的革新,就是军事革新和经济革新也是适当有限的,但它毕竟是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化的初步,为我国的近代化拓荒了路途,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作。这段前史的经历经历是:在内忧外患情况下被迫的革新是不行能彻底的,“中体西用”(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稳固我国的封建独裁体系)的指导思维一初步就延误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前史进程,他们的片面意图并不是使我国走向现代化,而是以器卫道,保卫封建传统;假如我国的革新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和军事层面,是不能给我国带来实在前进的,我国的革新仅依西方之“用”嫁接到我国之“体”上,是不能解决我国的底子问题的。在经济革新进行了三十多年后,大清王朝的政治革新仍然没有发动。终究,甲午战役查验了一个全盘西化的日本和一个只需经济革新和军事部分革新的大清帝国之间的好坏,大清帝国战胜了,单纯的经济革新“战”败了。

这期间,还有一个主线,就是外部联络的恶化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我国边远地方危机继续不断,从教案问题到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1875年),再到中英滇案,以及中俄伊犁交涉等等。接着就是1885年的中法战役和1894年的中日战役。日本出动戎行台湾,清政府供认日本此举为“保民义举”,向日本赔款白银50万两,供认日本吞并琉球(1879年日本改琉球为冲绳县),无异于宣告我国怯弱畏战。中法战役和《中法新约》的签定,清朝政府正式供认法国对越南的吞并和殖民控制,这加速了列强分割我国的脚步,彻底露出了清朝政府误国害民的本质,一起也加速了先进我国人寻求和探究救国救民路途的进程。而甲午战胜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强击,被整个民族视为奇耻大辱,《马关公约》的签定,我国供认朝鲜独立,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补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换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这笔巨款适当于日本其时七年的财政收入,我国堕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段前史耻辱给咱们带来什么?咱们要从现代国防的视点来注重日本,不能小看日本。咱们要大力开展现代化教育,培育现代科学人才,前进人的本质,加速我国人的现代化转型,加速政府和戎行的现代化转型。

19世纪末的终究几年(1896—1900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国人挑选了两种不同的救国方法。第一种是较高层次的,康有为等人建议的戊戌变法,是想把我国改构成为西方民主国家,政治上走君主立宪,经济上走自在资本主义,成果由于急于求成而以失利告终。第二种是较低层次的,义和团运动冲击洋教杀洋人,为中华民族出了一口恶气,终究开展为仇教和排外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之战。戊戌变法的启示和经历是:革新要从底子上牵动传统的体系和实际的利益,必定引起剧烈的思维斗争,要使革新可以完成,有必要使革新的思维家喻户晓,不能急于求成;革新有必要在最高领导层的直接领导下自上而下地进行,得到公民的诚心支撑,才干获得成功。义和团运动的经历经历是:用保守、愚笨、粗野、无知、排外的方法来救国非但不能救国,反而害国,因它是邪教安排,是对近代化的抵挡;愚笨的清政府决议计划高层使用义和团这种邪教安排与半个国际开战,终究的成果是误国害民。假如说甲午战役彻底露出了清政府的迂腐,戊戌变法清政府高层损坏民主革新的进程,保守实力占上风,义和团事情则是政变后坚守传统对立革新的抵挡逆流的巅峰。这段前史进一步证明,保守实力假如占控制位置,我国的近代化就不行能完成。

20世纪初步十年,是晚清新政的十年,是我国的现代化建造全面打开的十年,八国联军之役,列强帮我国惩治和消除了占有领导位置的抵挡保守实力(假如不是李鸿章帮助,西太后也会被杀死)。西太后有感于此,决计改制变法,宣称“世有万世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发布正式的《罪己诏》,向全国公民正式供认了清王朝治国方面的严峻过错,并初步推广全面的革新。在政治上实施君主立宪准则,依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准则革新本来的独裁准则;经济上改造国有企业,开展民间工业,加强工业立法,树立现代民营企业的独立合法位置;文明教育上废弃科举,兴办新式书院,树立现代教育体系等;军事上裁旧军,编练新军、巡警,树立新的军事准则等等①。这段前史的经历总结是:只需高层领导下定决计,只需屏除保守抵挡实力在高层的领导,我国政治上的民主革新是彻底可以行得通的,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是很有期望完成的;可是革新有必要要有气魄和勇气,有必要肯于向民众放权,领导集团不能有太多的私心;要坚决阻止糜烂现象,有必要树立合理的组织和准则来进行权利的监督和限制;革新有必要要有民众的支撑,不能引起民众的抵挡和抵抗,要保护民众的底子权益。总归,只需没有内争和“革新”,晚清我国前史的开展方向就是资本主义。可是,糜烂无能的清政府却无法担负起引领我国走向现代化这个巨大而艰巨的前史使命。

改动这一严峻方向的大事情就是1911年的辛亥革新了。巨大的先行者孙中山想用他的三民主义来挽救我国,其意图是适当好的,但他不具有完成革新推翻清政府的根底和实力。辛亥革新是国内各种反清力气的总迸发,并不彻底是革新派的劳绩。孙中山的建国理念虽然具有超前性,却是适当好的,树立民主立宪政体,给国民以充沛的民权,让国民推举总统、议员,由议会拟定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督查)宪法,用公民的四个权(推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来办理政府的五个治权,构建一个实在彻底的民权政治机关。经过平均地权,改进社会经济安排,控制私人资本,对农人、工人等遭受痛苦阶层进行照顾和搀扶等,完成民生主义,到达民有、民治、民享,这是孙中山所提出来的建造我国的巨大抱负。辛亥革新树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可后来我国人却不争光,新树立的民国政府仍然是独裁、内争和灾祸渊薮。辛亥革新留给后人的经历启示是:革新未必能救得了我国,革新派假如实力不行,革新就会构成全国性的骚动;革新后树立的民主共和国的实践,阐明其时国民关于民主政治的认同和一致,后来不能保住这个共和国社会,阐明国民的素质还很低下,不具有共和国民的条件,阐明我国传统文明的负面影响太深以及国民关于开通独裁具有太多的梦想。

综上所述,跟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展和西方先进文明的传入我国,近代我国开展的干流方向就是走向现代化,虽然这种现代化的脚步是非常缓慢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尤其是保守的人和保守的文明严峻地阻止了这种进程。可是晚清七十年的前史标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在化以及文明教育的现代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我国社会的大势所趋,是近代我国年代开展的潮流,而辛亥革新的前史却完彻底全地改动了这一前史方向。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树立又一次重启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造和开展。可是,前史总是那样让人感到难以预测,接着发作的两件国际大事又终究改动了我国的前史开展走向。一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树立后对我国发作的巨大影响;二是日本发动了全面侵犯我国的战役。这两件大事终究改动了我国前史的开展方向。

注释:

①本来史学界给它定的“假维新”、“伪变法”的定论是彻底

过错的,准备立宪并不是一场圈套。拜见林增平、肖致治

等主编《辛亥革新史》上册,第181、164页。

参考文献:

[1]公民日报:海外版[N],2001-12-07.

[2]徐修宜.我国近代史教育内容的立异与实践[J].宿州学

院学报,2002,(2).

[3]袁伟时.我国近代史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前史教

学,2012,(1/2).

[4]徐伟民,韦长发.我国近代史教育存在的几个杰出问题

[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5]卢玲.现在高校我国近代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

[6]茅海建.天朝的溃散[M].北京:日子·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95:2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公民出书社,

1995:500-501.

[8]葛剑雄.我国人口开展史[M].福州:福建公民出书社,

1991:251,253.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cctv我国近代史纪录片 我国近代史教育三个重要环节和理论启示

李英全+吴迪摘  要:大学本科前史专业的我国近代史教育是根底前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教材无论是在史实构建仍是在理论总结等方面都存在必定的缺点。文章就大学本科生我国近代史教育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打开讨论,以为导入环节是起点,它可以诱发学生专业学习爱好,发作对教材新知的学习愿望,扩展学生的前史常识内在。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