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浅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摘要]“打小人”这种香港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活动,体现了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又有祈福驱除小人的内涵在内。本文以“打小人”为例,探讨香港非物质文化的困境和应如何得到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小人继承与发展传统风俗活动、极具香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洲太平清醮等,近年来受多方干扰,变得过

[摘 要]“打小人”这种香港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活动,体现了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又有祈福驱除小人的内涵在内。本文以“打小人”为例,探讨香港非物质文化的困境和应如何得到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小人 继承与发展

传统风俗活动、极具香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洲太平清醮等,近年来受多方干扰,变得过分商业化、简单化,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如何传承与发展,成为热门话题。鉴于非物质文化问题丛生,笔者访问了香港铜锣湾鹅颈桥底“打小人”的梁婆婆和肇庆阿姨两个“神婆”,以“打小人”为例,探讨香港非物质文化的困境和应如何得到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各小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份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特点在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世代相传,在各小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以提供此小区和群体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固定、静态的文化而言的,其只能依附于活态传承人,藉助物质媒介(例如大坑舞火龙的火龙等)所反映的精神和价值。由于依赖于专业继承人,使这种活态的文化遗产更注重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2]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仅仅是一种现有的风俗活动、手工艺品等表面状况,更重要的,是保留其技术得以被承继且能在不同时代中改变与发展。例如凉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发展的是凉茶的配方,而非凉茶本身。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二)表演艺术;

(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3]

而打小人,则正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属于“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打小人”

每年到了农历二月初六(惊蛰),[4]每个农历月份的初六、十六和廿六,还有“除日”[5]都是经常打小人的好时机。“打小人”通常由女性来做(俗称神婆)。根据陈云的描述,认为鹅颈桥在过去未填海之时,位处出海的河涌地带,由于形状貌似鹅颈,因此名为鹅颈桥。而道教的天、地、水三官均在此能反映,“各司其职——天官赐福,地官赦罪,临水驱邪赶鬼打小人,有借水解厄之意。此地乃交通要冲,四房都有十字路口,驱邪送鬼,有路得走也。”[6]所以,鹅颈桥成为香港“打小人”的主要文化空间。虽然其他地区仍有打小人风俗,但鉴于各地只在惊蛰进行风俗活动,因此笔者在2014年11月18日(农历九月廿六)在铜锣湾鹅颈桥进行观察,打小人的步骤大概分为八步:全程共历时20分钟左右(以梁婆婆为例)。

(一)奉神:利用香烛供奉天地神明。神婆给予我七支香,其中各三支拜祭后插在两边的香炉上,还有一支,则由神婆念咒后也插在右边的香炉上。

(二)禀告:把委托人的姓名写在百解灵符上,无需生辰八字。若有特定小人,则将小人之名字分性别写在“男小人”或“女小人”之上。

(三)打小人:用曾穿过的结实木屐作工具,把小人纸放置在砖头之上,开始大力殴打、伤害小人纸。在殴打时口中念念有词,念出口诀。[7]

(四)祭白虎:打完小人后,则把打碎的小人纸放入黄色的纸老虎中代表白虎,把肥猪肉抹在纸老虎的老虎嘴上,寓意老虎吃饱便不应伤人。之后把纸老虎烧化,再撒上绿豆,意味赶走小人。

(五)化解:先用百解灵符和解灾纸对本人全身进行拍打,并进行烧化,神婆口中一直念念有词。之后撒芝麻、绿豆、红豆等,目的是令小人走散。

(六)祈福:希望从此趋吉避凶、转向好运。化解为消极的方法,而祈福则是积极的。神婆把贵人纸不断围绕本人并口中念念有词,说尽祝福之话,之后便烧化。

(七)将元宝、金纸、银纸、冥钱、神衣、衣纸等焚化,称之为进宝,即是把这些东西供奉给鬼神。

(八)打杯:将两个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向外弯的木块掷出,平坦向上是阳杯,向下是阴杯,若掷出一上一下则仪式完成。

“打小人”虽是传统风俗,不少人认为居住于城市,“打小人”只是迷信风俗活动。且“白虎吃人”的说法也并无适时地转化为都市传说,因此对都市生活并无带来负面影响。则为何仍要对“打小人”进行保留?根据王文章先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点的概述”可发现“打小人”符合基本特点中的“活态性”、“传承性”、“独特性”和“流变性”,因此得以保留:[8]

“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9]必须靠传承人的活态表现才能存在。而“打小人”的八个步骤,全部是活态的过程。

“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一旦停止传承活动,也就意味着死亡。”[10]因此遗产是否有人继承则成为其能否延续的关键。而本人在访问肇庆阿姨时,她表示由于“打小人”为家族产业,因此已把这门技艺传授给子女,且在每年“惊蛰”时分他们也会在鹅颈桥下帮忙打理生意。因此打小人在香港仍有传承性。

“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使各地区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而记忆对于族群而言往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中指出:“记忆对创造力而言,是极端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11]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独特记忆,而这独特性又成为其流传下来并得到改善和发展的基础。而“打小人”主要有两大“独特”原因:

(一)巫蛊之术公开化。自古以来,巫蛊通常只能暗地里进行,若被查处更可能有性命之忧。[12]但现在香港的“打小人”却不同,其仪式位处最繁华的铜锣湾地段,光天化日之下(“打小人”时间为早上六点至下午六点)由神婆带领,公然咒骂特定人物。此为香港一大有趣奇景。

(二)“打小人”虽出现于东莞,但现在主要在香港一带流行,广东一带的“打小人”风俗已日渐式微,没有了“传承性”,现仅存香港对此风俗有较多保留。如我访问的肇庆阿姨,便是祖传从事“打小人”工作的广东肇庆人,由于当地风俗式微,只能来到香港申请“打小人”牌照在此谋生。由此可见,巫蛊公开化的“打小人”在内地的式微和香港人的生活压力的独特性发展下,仍有其存在价值。

“流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基础上,在各地域都会产生本土化的改变与发展。虽然节气对香港人生活并无造成直接影响,但香港人生活压力大,处处受气郁结,因此“打小人”的内涵在香港也改变为打同事、打小三,由过往虚拟的“小人”、“害虫”、“白虎”过渡到真实“小人”。[13]由此,香港人借故发泄自身的压力,在人多挤逼的大街上找到喘息空间。也在此机会上“打小人”成为都市风俗的存在。

因此,“打小人”在香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承性”、“独特性”和“流变性”而成为香港至今仍保存且广为人知的风俗活动,其内涵和过程也得到保留和继承。

三、“打小人”风俗的发展困境

“打小人”与其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样,也算是香港较为流行的传统文化,且不局限于某地区某部分人[14]才能参加,也不分年龄性别,相比其他风俗更有接纳性,但仍遭遇瓶颈,难逃被淘汰的可能。主要原因在于普遍观念问题和传承问题。

普遍观念问题使市民对“打小人”产生误解。此风俗至近年才重新被大家所关注。原因在于香港人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加大,且“打小人”在2009年被《时代》杂志亚洲版推举为最佳发泄情绪方式,[15]才得以重新流行。但是,在传统“打小人”风俗中,其实是有“诅咒”和“祈福”的一种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观念。[16]然而现今在香港却演变为咒骂特定人士的工具,忽略了“祈福”的含义。这明显是对“打小人”的错误理解,也对整个社会风气实际上带来不良影响。

且在过往的调查中也发现,64%香港人认为“打小人”为迷信活动,[17]因此不愿参加。实际上,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存在仍对族群文化产生连结性,正如上文所言有其存在的必要,且“打小人”原意为祈求风调雨顺,对社群、民族的团结有所帮助,但即便如此,“打小人”人数却在误解中减少。

另外,传承问题是“打小人”能否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的关键。虽仍有如肇庆阿姨这样的家族愿意世代从事“打小人”工作,但香港这个中西文化交汇之处,大量神婆自认为“打小人”非高雅工作,不会教导后代“打小人”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精神便寄托于“打小人”身上,若其“施行者”逐渐减少,则“打小人”风俗也将逐渐灭绝。

四、“打小人”风俗发展建议:

根据王文章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的观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小人)的基本原则有四个:

(一)“本真性”(Authenticity):1964年《威尼斯宪章》便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18]因此对“打小人”仪式的保留和记录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当中,应对“打小人”的器物,如五宝纸、大百解等符咒等;神台上的齐天大圣、玉皇大帝等均记录在案,了解他们存在的意义。且留下神婆们所念之咒语,并详细对咒语内容进行解答,务求保留其真实的一面。

(二)“整体性”:即强调活态保留。单纯地用文字和图片保留“打小人”之过程,只是向世人呈现“打小人历史”,而非保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打小人”风俗活动。因此,政府也应对整个“打小人”过程进行录像,呈现整个活态风俗。由于香港有来自广东各地的神婆,则他们的“打小人”步骤都有所不同,[19]应全部作出记录。

(三)“可解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保留了民族最原始的精神和生活,因此对其解读,让大众了解也必不可少。正如上文本真性所言,需对所有文字、口头咒语等记录在案。但只有专家学者对此有了解并不足够,应对市民推行对“打小人”风俗文化的了解,让他们了解“打小人”不只是诅咒他人的恶毒行为,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其重点主要为去除小人后的祈福,对自己和世界有帮助。因此应进行教育:在中学的通识课堂和大学的课程上,[20]应对其进行纠正教育;而每年农历二月初六,电视都有关于“打小人”的新闻,但往往是在统计打小人的种类,例如打同事数目最多等。[21]并无大致上对“打小人”的内涵进行介绍,则导致普遍人的误解。因此在电视上要对此进行纠正。另外,更应在现在流行的网络论坛上对“打小人”的观念进行修正,年轻人才是继承文化的最有力人选,因此,应在论坛中设立论坛专页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谬误,让年轻人对此有深刻印象。

(四)可持续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应让大家了解其长期性和连续性,保护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因此对打小人的神婆要做到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又能鼓动年轻人对其进行保护,这样才是长远之计。

政府在2014年的施政报告中,虽有强调物质文化遗产的私人及公众的保护,却较少提及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政府的重视力度不足,仍需努力。

现在有很多打小人的手机程序(APP)和网上版打小人,在当日的访问中,“神婆”虽然认为这些网络手段对他们的生意并无太大影响,但仍可从中看出当前社会的网络大趋势。因此,可成立香港本地的“打小人”协会,归入“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旗下,把宝云道、鹅颈桥等地的“神婆”都记录在案,方便对“打小人”风俗进行记录和保护。对于“神婆”而言,可了解本地行情,对于政府而言,可统计“神婆”人数,牌照情况,聆听他们的声音。更可把这些“神婆”召集于此,在她们的授权下,研制出一条通用的“打小人”方程式,并交由APP公司研发,研发出收费版网络“打小人”,每个下载的收入都会有部分进入“打小人”协会的账户,再由其自由分配。这样做使人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了解传统文化,且不会对神婆的收入有太大的影响,更做到与时俱进。而在APP的最后,更要说明亲身前往打小人更为有利,帮助神婆提高生意额。这样做有利于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在必要时也能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

而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服务型行业发展卓著,应把打小人也列入文化旅游当中。如在铜锣湾旅游推广上,不应只说明当地的购物文化,更应推广附近的打小人风俗活动,让游客了解不一样的香港传统。政府也要对其进行保护,应拨资金予神婆修缮用具,购买道具,且由于大部分神婆年纪较大,且行动不便,要保障他们的行动安全。当神婆的收入有所提升时,生活和安全得到保障后,[22]他们便乐意继续以此为生,更可能教导后代进行此工作。

结语

“打小人”这种香港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活动,体现了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又有祈福驱除小人的内涵在内,确实值得保留。虽然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遇上困境,但只要尝试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年轻人对其有兴趣,它在香港的保留情况仍是乐观的。

参考文献:

〔1〕陈云.农心匠意:香港城乡风俗忆旧.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8;

〔2〕乔建,梁础安.香港地区的「打小人」仪式(中央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专刊).台北:中央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1982;

〔3〕黄竞聪主编.风俗演义.香港: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2012;

〔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参考论文:

〔1〕梁燕凌,辛永明,吴惠源.香港「打小人」仪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的古物与古迹」课程论文,2007年4月26日。

参考电子资源:

(1)条例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17日。

〔2〕《威尼斯宪章》:1964年5月31日。

〔3〕2014年香港施政报告:2014年,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2014/chi/pdf/PA2014.pdf, 2014年11月22日。

(2)新闻

〔1〕佚名:《惊蛰鹅颈桥打小人,港人最爱「打同事」》,2014年3月4日,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_hk/2014/03/04/276518.asp ,2014年11月22日。

〔2〕佚名:《打小人》,时间不详,http://crazcats.blogspot.hk/2009/12/blog-post_7577.html ,2014年11月22日。

作者简介:肖朋彦(1991--),女,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任香港文汇报编辑。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浅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摘要]“打小人”这种香港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活动,体现了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又有祈福驱除小人的内涵在内。本文以“打小人”为例,探讨香港非物质文化的困境和应如何得到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小人继承与发展传统风俗活动、极具香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洲太平清醮等,近年来受多方干扰,变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