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平山万寿禅寺塔林建筑形制及建筑年代考略

董旭【关键词】河北平山;万寿禅寺;塔林;建筑形制;年代【摘要】河北平山县万寿禅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是河北省保存较好的墓塔群。现存的12座墓塔建筑形制、砖雕手法及塔铭是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墓塔建筑形制、寺庙佛塔瘗葬制度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本文对万寿禅寺塔林的建筑形制及建筑年代进行了分析研究,藉

董旭

【关键词】河北平山;万寿禅寺;塔林;建筑形制;年代

【摘要】河北平山县万寿禅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是河北省保存较好的墓塔群。现存的12座墓塔建筑形制、砖雕手法及塔铭是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墓塔建筑形制、寺庙佛塔瘗葬制度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本文对万寿禅寺塔林的建筑形制及建筑年代进行了分析研究,藉以丰富寺院历史文化内涵。

一、概况

万寿禅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埋葬历代高僧的墓塔群。万寿禅寺位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东林山西麓,又名林山寺,占地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图一)。据寺中现存的元至元二年(1265)《寺门碑》、明万历十年(1582)《林山万寿禅寺重修佛殿记》碑及清咸丰《平山县志》记载,万寿禅寺始建于唐,因战乱毁,宋元祐二年(1087)重建,后毁。明万历五年(1577)再次重建,而后再毁。现存寺院建筑为1997年所建,为三进院落,自南向北依次为JIJ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僧舍、禅房等。据《寺门碑》载:“今此林山寺,乃处所也。斯山东瞻神顶,西眺太行,北望清凉,南观滹水,是四圣攒心之地也,乃两郡祈福之场。幽林深邃,桧柏盈坡,古迹多般.都题圣境:西山有千佛洞、百姓堂、仙人棋盘、定心石,东山有望京楼、长老洞、静修庵、龙王池、铁浮图、佛光石……兼本寺有古来七院:蒲壁庄感应院、冷泉庄永宁院、灵寿县龙泉院、威州龙门院、真定有万岁院、藁城县只度村普和院、顺德府潜龙院。”从现存碑记依然可窥寺庙当时的组织规模和悠久历史。

万寿禅寺塔林位于万寿禅寺西北约50米处的两级阶地上,占地约I.I万平方米。原有砖塔、石塔26座,由于自然和人为破坏,部分塌毁,现存砖塔12座、石塔构件4件、地官2座、古井1眼[1]。1-4号塔及古井位于南部沟谷平地,5-12号塔及两座地官位于北部缓坡地带I2l(图二)。

二、建筑形制

现存的12座墓塔平面均为六边形,综观其塔顶建筑形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型为砖仿筒瓦屋面的塔,即5号、6号塔;第二类型为叠涩尖锥顶的塔,即其余10座塔。在第二类型中,以12号塔最为精美且最具代表性,故本文将5号、6号、12号塔作为代表,对其建筑形制进行介绍,而对其余9座塔仅做简介。

5号塔位于塔林的北端,其东北紧邻1号地宫,西南与6号塔相邻。该塔坐北朝南,为六边形的单层单檐仿木结构砖塔。主要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通高约5.7米,为水磨对缝、丝缝砌筑,用砖规格为32×16×5.5厘米(图三)。

塔座为须弥座。高约0.6米,平面为六边形,边长约1.3米。须弥座的上枋、上枭、下枋、下枭各为两层条砖叠涩垒砌而成,上枋和下枋的砌砖作十字菱形纹雕刻,其余部位的砖面不作雕饰。束腰每面均内辟两个壶门,壶门内原雕刻图案,现已不存,六个转角部位为砖雕玛瑙柱子(亦称马蹄柱子),从残存情况可知其表面原雕饰有精美图案。

塔身为六棱柱体。高约3.4米。由塔身主体和檐部仿木斗拱两部分组成。塔身主体高约2.5米,由21层青砖垒砌而成,其中第三、五、七、九、十二、十七层青砖为“陡砖”式垒砌,其余各层为“卧砖”式十字错缝垒砌。塔身南立面辟有高1.3米、宽0.5米的一伏一券门。根据2006年拍摄的照片,门券是由3块青砖“陡砖”式垒砌而成,其中位于门券边部的两块青砖雕刻有精美的龙首图案,而中间一块青砖不作任何雕饰(图四)。门券上雕饰的龙首朝向门券两侧,正好与传统二龙戏珠图案的龙首朝向相反,其犹如龙身、龙尾在塔内,而龙首已探出券门的两条飞龙,时刻护卫着塔主,在视觉上给人以冲突和无尽的遐想空间,充分体现了营造者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北立面隐刻高约1米、宽约0.5米的双扇桶扇门,通过“卧砖”式和“甃砖”式垒砌青砖体现门窗的槛框,“陡砖”式垒砌青砖体现门板及窗户心屉,形象逼真地表现了门的建筑形式。其余四个立面各饰一个边长0.5米的方形浮雕盲窗。盲窗从外至内依次为槛框、边抹和心屉,其中盲窗心屉中心为斜万字纹,万字纹周边为斜钱纹。盲窗仿木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青砖的不同垒砌方式来体现窗户的槛框和边抹,另外一种是通过浮雕手法来体现窗棂。檐部仿木斗拱由仿木柱枋和仿木斗拱两部分组成。仿木柱枋不作任何雕饰,在六个转角部位分别通过“甃砖”式垒砌三块青砖来表示柱头,在柱头之间,用收放相替的“卧砖”式垒砌的四层条砖来表示檐部阑额和普拍枋,并在转角部位出耍头,简单鲜明地表达了檐部的柱枋结构。普拍枋之上为斗拱,双拱五铺作,补间铺作施用斜拱,斗口尺寸为10厘米。斗拱之上依次为橑檐枋、橑檐抟,转角部位的做法与阑额和普拍枋同,雕饰枋头和抟头。

塔顶为六角盈顶,瓦面为砖仿筒瓦屋面,每面瓦垄为6垄,檐部施盆唇沿滴水和半瓦当,滴水和瓦当头部为素面,不作任何雕饰。

塔刹 由须弥座、山花蕉叶两部分组成。须弥座为六边形,高约0.8米,每边长约0.5米。每面的束腰中间辟佛龛,龛中佛像已失。山花蕉叶高约0.3米,根据其残存情况及6号塔的塔刹判断,其上应托有宝珠。

6号塔位于塔林的北端,东北侧紧邻5号塔,南侧为7号塔,西南处为8号塔。该塔坐北朝南,为六边形的单层单檐仿木结构砖塔。主要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通高约6米,为水磨对缝、丝缝砌筑,用砖规格为36×18×7.5厘米(图五)。

塔座由于淤土堆积,现埋于地下,具体建筑形制不明,但根据塔身建筑形式,可判断塔座平面为六边形。

塔身为六棱柱体。高约3.9米,整体建筑形制与5号塔基本相同,由塔身主体和檐部仿木斗拱两部分组成。塔身主体高约3.3米,除转角、门、窗等砖雕部位,全部为“卧砖”式十字错缝垒砌。转角部位为“陡砖”式和“卧砖”式交替垒砌,且打磨成圆弧状,达到了砖仿木柱的建筑艺术效果。塔身南立面辟有高1.75米、宽0.9米的一伏一券门,门为石门,石门上部铭刻“有唐皇子泽云和尚灵塔”10字(图六),中部透雕简单粗犷的直棂心屉,下部为门板,素面,不作雕饰。塔身其余五个立面均雕饰高约2米、宽约1.2米的盲窗。其中北立面盲窗上部为龟背棂心屉,下部为直棂心屉,其余四个立面盲窗心屉样式一致,上部为钱纹棂心屉,下部为直棂心屉。檐部仿木斗拱由仿木柱枋和仿木斗拱两部分组成。仿木柱枋做法与5号塔同,但不施用普拍枋,斗拱直接置于阑额之上;斗拱为单拱四铺作,且施用补间铺作,斗口尺寸为12厘米,泥道拱为隐刻鸳鸯交手拱,斗拱之卜施短小替木,替木之上为橑檐抟、檐椽。

塔顶为六角盝顶,砖仿筒瓦屋面,每面瓦垄为10垄,檐部施盆唇沿滴水和半瓦当,滴水头部作简单雕饰,与5号塔相比,砖仿滴水更为细腻、形象。

塔刹 由山花蕉叶、宝顶两部分组成。山花蕉叶共两层,总高约1米,第一层山花蕉叶基座的每面均内辟壶门,内供奉之物现已不存。宝顶,高约0.7米,上部为圆形宝珠,下部为密雕莲瓣刹柱。

12号塔位于北部缓坡地带的南端,东北紧邻11号塔。该塔坐北朝南,为六边形的单层单檐仿木结构砖塔。主要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通高约7米,为水磨对缝、丝缝砌筑,用砖规格为32×16×6.5厘米(图七)。

塔座为须弥座。由两个须弥座上下叠加组成,高约1.3米,平面为六边形,边长约1.3米。下层须弥座的上枋、上枭、下枋、下枭均为青砖“卧砖”式垒砌,仅下枭部位浮雕莲瓣纹,其余部位不作雕饰;束腰正面雕刻卷草,六个转角部位为浮雕花卉图案的玛瑙柱子。上层须弥座的上枋、上枭、下枋、下枭与下层须弥座的垒砌方式相同,仅上枭部位浮雕莲瓣纹,与下层须弥座的下枭图案相对称,使得由两个须弥座叠加组成的塔座更加具有整体性;束腰每面内辟两个壶门,其内分别雕有牡丹、菊花、马、鹿等图案,个别部位雕刻采取了单独制作,而后镶嵌、拼接的制作手法,六个转角部位装饰莲瓣状玛瑙柱子(图八,1)。

塔身为六棱柱体。高约3.3米,由塔身主体和檐部仿木斗拱两部分组成。塔身主体部分高约2.8米,除了砖雕部位,全部为“卧砖”式十字错缝垒砌。塔身南立面上部内嵌塔额,字迹模糊,已不可辨认;下部为高0.8米、宽0.5米的双扇四抹槅扇门,槅扇心屉为龟背梅花棂,裙板浮雕如意纹(图八,2)。北立面上部内嵌塔铭,字迹模糊,不可辨认;下部为高0.9米、宽0.7米的板门,素面,不作任何雕饰。塔身其余四个立面均装饰边长为0.6米的方形盲窗,心屉中心为万字纹,四周为菊花纹。檐部仿木斗拱由仿木柱枋和仿木斗拱两部分组成。仿木柱枋的具体形式和做法与5号塔同;普拍枋之上为斗拱,双拱五铺作,施用补间铺作,斗口尺寸为9厘米,斗拱上托榇檐抟,叠涩出檐。

塔顶为叠涩六角尖锥顶,为“卧砖”式逐层叠涩、缩收垒砌,高约1.7米。

塔刹为双层山花蕉叶,高约0.37米,与5号、6号塔相比,体量较小。

1-4号、7-11号塔平面均为六边形,主要由须弥座形式的塔座、六棱柱体塔身、叠涩六角尖锥式塔顶及双层山花蕉叶塔刹组成,整体建筑形制与12号塔基本相同,仅在砌筑工艺、塔座规格、砖雕门窗、斗拱及塔铭等方而有所不同(表一、封二)。

综上所述,12座墓塔的建筑形制具备以下特征:均为砖塔,平面为六边形;塔座的建筑形式为单须弥座或双须弥座;塔身均为六棱柱体,门窗是塔身的主要装饰题材;塔铭大多内嵌于塔身的南、北立面;单层、单檐,檐部多施用斗拱;顶部为砖仿筒瓦屋面的六角盝顶和叠涩尖锥顶;塔刹多施用山花蕉叶。

三、建筑年代

在12座塔中,第一类型的5号、6号塔无纪年;第二类型中有5座塔有塔铭纪年,即4号塔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7号塔建于明宣德年间,9号塔建于明宣德七年( 1432),10号塔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11号塔建于元至大j年(1310),其余的5座塔,即1-3号、8号、12号塔无纪年。兹考述如次:

(一)5号、6号塔,同属一种类型,二者的整体建筑形制基本相同,且相邻较近,由此可以初步推断其建筑年代相去不远,可视为同一时期的建筑。

塔刹形制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吴庆洲指出:“自东汉‘永平求法至今,我国的佛塔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早期佛塔的塔刹,都是一个印度塔——率堵波的缩型,在中国式的楼阁上冠以印度的率堵波,就出现了中国的佛塔……随着佛塔在我国的发展,塔刹逐渐增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部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塔刹。”[3]且随着佛塔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号、6号的塔刹均饰用了山花蕉叶造型,与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慧大师塔(唐)、广州光孝寺瘗发塔(唐)、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唐)、山西运城寿圣寺塔(唐)、山西运城招福寺禅和尚塔(唐)、山西晋城青莲寺石塔(唐)、片肃炳灵寺石窟第3窟石刻中心塔(唐)等佛塔塔刹上的山花蕉叶造型极为相似,外形古朴简单,且体量较大,占据了塔刹的大部,极具唐代建筑特征。

斗拱结构是考证建筑年代的重要方面。祁英涛先生指出:“梁架结构是组成建筑物的主体,是年代鉴定中的主要依据,……斗拱结构是木结构建筑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一部分,往往在同一时代的早、中、晚各期也不相同,因而这是进行年代鉴定时应当特别重视的。”[4]6号塔的斗拱结构为拱下不施普拍枋,单抄无令拱,华拱直接承托短替木和橑檐抟,每间用一朵补间铺作(图九,2)。这种斗拱结构与山西的天台庵正殿(907)和宝鸡秦王墓贤德太夫人墓的端门(943前后)的斗拱结构完全相同;与山西的南禅寺大殿(782)、广仁王庙正殿(832)、佛光寺东大殿(857)等唐代建筑的斗拱结构极为相似,均为不施普拍枋,华拱直接承托短替木和橑檐抟的斗拱结构。单抄无令拱这种斗拱结构在宋代也有少量出现,但是多已发生变化,下面或者加了实拍拱,或者加了普拍枋。故从斗拱的建筑形制方面分析,6号塔的建筑年代应为唐代。

5号塔斗拱整体建筑形制与6号塔较为相似,但局部已有所变化,诸如施用普拍枋。用通长的橑檐枋代替短小替木,斗拱为双拱铺作,且补间铺作施用斜拱,屋而翼角不作平直而作升起等等(图九,1),具有了宋代斗拱结构的特征。故从斗拱的建筑形制方面分析,5号塔的建筑年代略晚于6号塔,应为唐末宋初时期。

从塔的相互位置关系来看,5号塔位于6号塔的北上方,根据中国传统的丧葬制度中“尊北为上”之礼制,5号塔塔主的辈分应在6号塔塔主之上,但建筑年代稍晚的5号塔却建在了6号塔的北上方。与此现象类似的还有9号、10号、l1号塔,9号塔建筑年代为宣德七年(1432),10号塔为大德元年(1297),11号塔为至大三年(1310),但是9号塔却建在10号和11号塔的北上方:由此看来,万寿禅寺塔林的建塔次序并没有完全严格地遵照寺僧师徒辈分关系来排列,这或许是由于受塔林所在台地面积狭小的限制,难免会出现早期的祖塔分布在晚期“子孙”塔下方的情况[3]。但5号塔和6号塔位于塔林的最北方,为塔林中的早期塔,不存在受塔林所在台地面积限制的问题。建筑年代稍晚的5号塔却建在了6号塔的上方,究其何因,由于考古资料缺乏,从塔的方位布局、斗拱建筑形制等方面综合考虑,笔者推测5号塔很有可能是后来重建或者追建的[6]。

此外,6号塔塔铭为“有唐皇子泽云和尚灵塔”,亦可推断该塔的建筑年代为唐代。

综上所述,从5号、6号塔整体建筑形制、位置关系、塔刹形制、斗拱结构以及塔铭等方面分别做出的初步推断,得出5号塔建筑年代应为唐末宋初时期,6号塔建筑年代应为唐代的结论应大致不误。

(二)1-3号、8号、12号塔建筑年代不详,但与有纪年的4号、9-11号塔建筑形制基本一致,均为叠涩尖锥顶式,故在此拟将1-3号、8号、12号塔与有明确纪年的塔进行比对,分析推断其建筑年代。

1-3号、12号塔的建筑形制相同,檐部使用斗拱,为双拱五铺作,不作补间铺作,与元大德十一年(1307)的4号塔相同,与施用补间铺作的元大德元年(1297)10号塔、元至大三年(1310)11号塔有所区别。4号塔与10号、11号塔相比,在斗拱建筑形制上稍有区别,但建筑年代相差无几,故在此不能通过斗拱形制的比对而划定1-3号、12号塔的建筑年代。但结合上述四座塔紧邻4号塔且位于10号、11号塔之南下方的位置情况,以及均为水磨对缝、丝缝砌筑工艺等方而综合分析,1-3号、12号的建筑年代与4号、10号、11号塔的建筑年代相差不远,应为元朝中期。

8号塔的砌筑工艺与明宣德年间的7弓‘塔、宣德七年(1432)的9号塔相同,均为粗糙的淌白砌筑工艺,与塔林其余9座塔的水磨对缝、丝缝砌筑工艺有着明显的区别;另外8号塔与7号、9号塔相邻,且塔座样式均为舣须弥座,由此推知8号塔的建筑年代与7号、9号塔的建筑年代大致相同,应为明代

四、结 语

第一,万寿禅寺塔林现存的l2座塔,有着共同的建筑形制特点:砖仿木构,六边形平面,六棱柱体塔身,单层单檐,檐部多施用斗拱,与我国现存著名的少林寺塔林、风穴寺塔林、灵岩寺塔林等相比,塔型略显单一,尤其是其“整齐划一”的六边形平面布局。唐宋时期,虽然塔的平面以方形为主,但在这一时期随着佛教的繁荣发展,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的塔已开始大量出现,万寿禅寺塔林的5号、6号塔作为塔林的早期塔,其平面为六边形的特征正是佛塔在这一时期发展演变的真实体现。另外,万寿禅寺现存塔的平面均为六边形,塔身为六棱桂体,这或许是后建塔的匠师就近取样,参照历代已建塔的形制而建造成的,5号、6号塔为塔林甲,期塔,其平面为六边形的特征为整个塔林墓塔的建筑形制奠定了“基调”。

第二,可以初步推断万寿禅寺塔林的建筑形制和建筑年代为:6号塔不施用普拍枋,斗拱直接置于阑额之上,一跳三铺作承接短小替木,顶部施用体量较大的山花蕉叶,其时代为唐代;5号塔施用普拍枋,双拱五铺作,补问铺作施用斜拱,橑檐枋代替短小替木,塔刹施用体量较大的山花蕉叶,其时代为唐末宋初;1-4号、10-12号塔两跳五铺作,叠涩六角尖锥顶,塔刹施用体量较小的山花蕉叶,其时代为元代;7-9号塔檐部不作斗拱,或为单拱铺作,叠涩六角尖锥顶,塔刹施用体量较小的山花蕉叶,其时代为明代。

笫三,万寿禅寺塔林是保存较好、较完整的墓塔群。现存的12座塔,其建筑形制、砖雕手法及塔铭是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塔建筑形制及其演变发展、寺庙佛塔瘗葬制度及地方建筑特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当时建筑营造技术的真实体现,对研究古代建筑技术及建筑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据平山县万寿禅寺塔林国保档案载,原存墓塔26座,现因塌毁墓塔的塔基被淤土所覆盖,塔林原存具体塔数无从考证。

[2]墓塔编号为平山县万寿禅寺塔林国保档案的编号。

[3]吴庆洲:《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上),《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4期。

[4]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文物出版社,】981年,第3页。

[5]杨焕成在《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塔林研究》一文中指出:嵩山少林寺塔林由于受塔林所在地的面积限制,也存在祖塔分布在晚期的“子孙”塔下方的情况,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期。

[6]寺庙的塔大多数是在寺僧圆寂后的当年或其后不长的时间便建塔安葬灵骨,但也有因战乱或经济等原因,在寺僧圆寂数年或数十年后才由后辈门徒建造的塔,即为追建塔。在少林寺塔林中,主持慧喜灵塔和会公和尚塔即为两座追建塔。

[责任编辑:张金栋]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平山万寿禅寺塔林建筑形制及建筑年代考略

董旭【关键词】河北平山;万寿禅寺;塔林;建筑形制;年代【摘要】河北平山县万寿禅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是河北省保存较好的墓塔群。现存的12座墓塔建筑形制、砖雕手法及塔铭是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墓塔建筑形制、寺庙佛塔瘗葬制度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本文对万寿禅寺塔林的建筑形制及建筑年代进行了分析研究,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