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顺应时代发展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理论与方法

理论学习与探索[摘 要]文章在简述时代发展对群众文化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从创新理念和思路、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内容和形式、创新手段和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创作的理论与方法,以期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所借鉴。[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创作 理论方法引言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成为当今世

理论学习与探索

[摘  要]文章在简述时代发展对群众文化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从创新理念和思路、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内容和形式、创新手段和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创作的理论与方法,以期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创作  理论方法

引 言

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意识,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和时代的要求,成为时代的潮流和时代的强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文化发展固有的本性和不竭的动力。建设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时代需要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则呼唤文化创新,这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惠州市群众文化创演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在理念和思路、体制和机制、内容和形式、手段和方式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说,惠州市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方面既有理论的积淀,又有实践的总结。

一、创新理念和思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创新文化,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一种新的文化发展观。

倡导创新,首先是理念和思路的创新。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但事实上,人们理念创新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滞后。近年来,惠州市文化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坚持理念和思路的创新,强调以改革为动力,在改革中求创新、谋发展。他们提出,“让能干的人有舞台,使舞台上有能干的人”、“不怕没舞台,只怕没人才”,把观念新进、思想领先的人推上第一线,推上领导岗位。各县(市)区文广新局局长到改革开放前沿的发达考察,借鉴外地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二、创新体制和机制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创新不是漂亮的口号,而要付诸行动,甚至艰难的探索和艰巨的尝试。作为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行各业各地区,成为基层群文工作者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然而从全国来看,一系列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惠州市文广新局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既坚持积极有效、大力推进,又坚持实事求是、分步实施。如果在经济社会大发展中文化不能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必将错失重大的发展和提升的机会。继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他们又着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其中直属文艺表演团体改革重组已率先完成,将市级文艺表演团体进行改革重组,撤销原有建制,组建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改革重组运行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上升,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三、创新内容和形式

人类的进步缘于人类文化的进步。而所有人类的进步又无法也不可能离开人类的创新活动。正是有了创新,才使得人类的历史和文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因此,从传统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基本线索和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进而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一历史进程表明,文化建设必须实现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其内容和形式必须与时俱进。

文化内容就是文化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是文化的价值所在。要使文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剔除糟粕、改造落后、反对迷信、推陈出新,这是决定文化生命力的根本问题。真正的文化建设要自觉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文化内容创新的新途径。过去,大家只知道文化创意只能依靠个人的头脑,现在有了文化内容生产的“加工厂”, 一个个知识库、一本本信息总汇、一部部动漫作品、一款款游戏软件就在那里生产出来了。这是基于知识创造力、文化资源、信息数据、科学技术和互联网这个载体,通过创意、加工、生产、流通的融合而为社会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和物质财富的新模式,它是科技和文化高度交融的产物。借助这些先进手段,文化内容的创新将会更加突飞猛进,人们的智慧将会被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和内容资源。

随着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表达不同内容的形式也要相适应。提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发展文化的一贯思想。对此,笔者的理解有二点:一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化样式和传播形式,都应继承和发展。一切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现代的文化形式都应得到自由发展;二是对一切新事物、新发明、新技术、新文化,要用宽容的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要认识它、研究它、利用它、管理它,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是和改革开放以来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的。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主要体现在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实现文化形式创新的基本方针。在具体途径上,首先要使文化的形式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和欣赏水平,使先进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切忌生硬直白;其次要使文化的形式适应人民的心理特征和表达习惯;三要保持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使各种文化形式都有施展的广阔舞台。

四、创新手段和方式

在广义的文化中,科学、思想、道德、哲学、宗教、教育等属同一范畴,科技进步也是文化成果的重要标志;在狭义的文化中,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审美反映,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来离不开社会物质生活的形态。正在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证明,科学技术一旦作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它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培育不同特征的时代文艺的土壤。文化艺术的创造与科学技术的发明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血脉相连,是一对共同脱胎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不懈追求的丰富想象之母体的孪生姐妹。由于文化艺术对于人的塑造有着鲜明的作用,所以它能够潜移默化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能够推动文化艺术的创造这一点,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些人甚至自觉或不自觉的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对立起来。其实,文化艺术如果回避和漠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引导大众前进的功能就难以实现。因此,文艺创作要想避免艺术想象力的枯萎,就必须深刻认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正确把握这个阶段社会生活的本质、趋势和特征,从而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反映伟大时代的优秀文艺成果。

文艺因人们感情交流的需要而产生。这种交流进行得愈充分,产生的共鸣就愈强烈,作品的影响就愈广泛。文艺作品实现交流,是指作品被出版、演出、放映、播出等。不难看出,文化交流实际就是文化传播。而传播需要借助相应的手段才能实现。传播手段愈先进,传播的覆盖面就愈大。因此,传播手段对于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公元1048年,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950多年间印刷技术不断革新完善,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播和留存,对于近代文明兴起和发展,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电子传媒及数字化、网络化的崛起,使文化艺术传播之迅捷和广泛已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例如,衡量一个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影响的标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剧场演出场次,更重要的是看其转换成各类音像制品的发行量以及利用电视、网络传输的程度。现代科技不仅大幅度改善着舞台审美本身,而且完全可以同时将其送到千家万户,实现全球传播。

结语

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期,在面向基层的群众文化服务中,接地气是促进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只有向生活要素材、从生活中找灵感,才能使文化像补钙一样强基固本;只有接地气才能更贴近于群众,才能更聚人气,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

[2]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李强(1975—),男,大学本科,馆员,现任惠州市惠城区文化馆副馆长。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顺应时代发展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理论与方法

理论学习与探索[摘 要]文章在简述时代发展对群众文化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从创新理念和思路、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内容和形式、创新手段和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创作的理论与方法,以期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所借鉴。[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创作 理论方法引言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成为当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