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张辉 乔国荣天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墓群、三角圩汉墓群、安乐苏桥战国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两汉400多年,为天长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精美绝伦的玉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

张辉 乔国荣

天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墓群、三角圩汉墓群、安乐苏桥战国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两汉400多年,为天长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精美绝伦的玉器便是其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是自然灵蕴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大多数从汉墓中出土,特别是1991年天长三角圩西汉墓群出土的90多件精美玉器,其中有璧、璜、环、带钩、七窍玉饰、玉印章等,品类繁多,构思巧妙,琢磨精细,珍品迭现,如龙形环、白玉唅蝉、白玉带钩、玉兽面蒲纹璧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下面给大家介绍部分出土玉器精品。

1.衔尾玉龙环(图1)

衔尾玉龙环(西汉),白玉透雕,首尾相连,卷曲如环,径5.3cm,厚0.4cm。小巧玲珑,洁白光润。素身,仅于体中部刻两道象征性云纹。重于整体造型和首部的处理,用线刻和透雕等技法把龙体琢成一个大圆和若干小圆的多圆图案组合,显得分外活泼挺劲。龙首张口露齿,上唇前翘,下颌翻卷,脊鬃后扬,威武有神。

2.龙形白玉佩(图2)

龙形白玉佩(西汉),龙首有黑色土沁,微透光,扁平体。透雕游龙呈耀腾之势,昂首屈身,首身曲折近“S”形。尖眉骨,椎圆眼带梢,钺形上下颌,一侧内卷为齿,短角微上翘,与曲折龙身连成一体。圆孔点睛,龙身两面单阴线刻卷云纹。游龙构图奇特生动,挺胸缩尾,静中见动,气势雄健,虽然只是一块长6.9cm、宽3.84cm、厚0.24cm的小玉佩,却给人以小中见大、百看不厌的感觉,展示了高超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玉佩构思奇妙,龙首昂居顶端,龙眼仅钻一孔,阳线刻出眼角,画龙点睛,炯炯有神。这样就从布局、色彩、雕刻等方面突出了龙的头部,十分抢眼。龙身边沿露出两个飞翼和一只角,腹部上收,尾部内藏,底部又形成一个小钝角三角形空白,使整体更富有变化,更富有立体感。

3.龙形佩(图3)

青玉(战国),局部有土黄色沁。两件,长14.1cm、宽4.18cm、厚0.77cm。玉质、造型、尺寸、制作均一致。龙首屈体回望,厚唇,短角,蜷足,中腰下部饰卷毛,卷尾分岔,背部出脊,中穿孔。边廓凸起,两面满饰浅浮雕分解式的龙纹。一面粘黏有朱砂。此对玉龙佩虽出自汉墓,但从龙身满饰分解式龙纹及造型来研判,此对龙形佩应属战国早期之遗物。

4.龙纹青玉璜(图4)

龙纹青玉璜(春秋),玉青色,温润光滑,微透光。单面片状。两端镂雕龙首穿孔成张口露齿,龙身浮雕三角卷云纹,阴刻卷云纹、束丝纹所组合而成的分解龙纹。中间凹槽将器面分为对称两部分,璜体上下出脊形成扉棱,背面未抛光。此器虽出自汉墓,但从浮雕具小圆眼的分解龙纹及形制分析,此璜应属春秋晚期之遗物。

5.双身兽面纹双层玉璧(图5)

双身兽面纹双层玉璧(西汉),外径23cm、孔径4.6cm、厚0.55cm,青玉,青绿色斑纹,微透光,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缘各饰圈纹一周,中间以绞丝纹一圈为界,将璧面纹饰分为内外区。内区饰涡纹,隐见蒲纹为地;外区饰细阴线刻双身兽面纹。此璧尺寸较大,质地精良,制作精细,为汉璧精品。

6.谷纹白玉牙璧(图6)

谷纹白玉牙璧(西汉),直径9cm、孔径4.25cm、厚0.5cm,白玉,边缘有褐色沁,微透光。玉质温润,器形别致,内外有廓。两面通饰谷纹,外缘有两处出脊,形成四只齿牙。璧缘最厚处刻“上十二”记数铭文。

7.“桓平之印”玉印章(图7)

“桓平之印”玉印章(西汉),通高1.43cm、边宽1.92cm,白玉,温润光亮。印体呈覆斗状,长瓦钮微弧,上有一穿孔。印面为正方形,白文篆书“桓平之印”。左右顺式排列,起落笔有毛边走刀现象。

8.玉带钩(图8)

玉带钩(西汉),长7.03cm、高1.12cm、宽0.9cm,白玉,温润无瑕,微透光。钩头作鸭首状,阴刻短平行斜线纹、云气纹、网格纹,椎圆形钮,钮柱较高,钮底阴刻三涡纹。通体琢磨光滑圆润,制作精细规整。

9.七巧玉饰(图9)

七巧玉饰(西汉),耳塞:高2.1cm、口径0.4cm、底径0.7cm;鼻塞:高2.1cm、口径0.85cm、底径0.95cm;玉蝉:长5cm、宽2.4cm;玛瑙珠:珠径1.7cm;眼罩:高0.5cm、底径3.51~3.7cm。玉饰包括眼罩二、鼻塞二、耳塞二、口啥二,共八件。眼罩圆形表面微鼓,抛光,底部为一平面,磨光;鼻塞、耳塞形制相同,呈底大上小的柱状体,通体抛光;口啥为蝉和珠,蝉为白玉,造型简单;珠为玛瑙,黑、朱双色,中有一穿孔,通体抛光。出土时共置于墓主人头部。

10.兽面纹玉饰(图10)

兽面纹玉饰(西汉),长4.2cm、宽3.64cm、厚0.74cm,青玉,局部有黄褐色沁,单面雕。大眼眶突目,单阴线圆圈示眼珠,如意鼻,卷云纹兽耳,背面砣出人字形凹槽。

汉代开始了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旧的传统逐渐让位于新的意识,人们崇尚、喜爱美玉之风更盛,实用性、装饰性玉器大量出现,道家幻化观念广泛浸入艺术创作之中,玉器的材质、品种、纹饰以及雕琢技艺等方面均超过了以往时期,这和汉帝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交通顺畅密切相关。汉代玉器的辉煌成就为其后历代琢玉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今天,对于我们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无疑,天长汉墓出土玉器同样具有这方面的宝贵价值。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张辉 乔国荣天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墓群、三角圩汉墓群、安乐苏桥战国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两汉400多年,为天长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精美绝伦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