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传统民居“四知堂”大院建筑特色初探

徐林++姜冰[摘要]在重庆市潼南县双江古镇西800米的金龙村半边坡山下,有一座依山临坝而建规模宏大的传统民居“四知堂”院落,人称“长滩子大院”,古名“四知堂”。这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的诞生之地—长滩“四知堂”。2007年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不仅对杨家清白传家的优良道德规

徐林++姜冰

[摘 要]在重庆市潼南县双江古镇西800米的金龙村半边坡山下,有一座依山临坝而建规模宏大的传统民居“四知堂”院落,人称“长滩子大院”,古名“四知堂”。这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的诞生之地—长滩“四知堂”。2007年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不仅对杨家清白传家的优良道德规范十分钦佩,还对保存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雕刻艺术倍加称道。2010年,“四知堂”大院以其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不愧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将从设计布局、传统特色、民俗文化等方面谈谈传统民居“四知堂”建筑特色。

[关键词]四知堂 传统特色 民俗文化

一、大院概况

长滩“四知堂”大院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1],是杨尚昆曾祖父杨世绥的第二子杨传魁的家宅,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院前平坝,视野开阔,前100米处一溪流,名曰“猴溪”,水急滩长,故名“长滩子”。“四知”,即《杨氏族谱》和《后汉书》所记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按东汉延光(123年)时的太尉杨震“夜拒巨金”的故事,而取名“四知堂”。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杨尚昆同志的父亲杨淮清先生因培修双江镇上的住宅而暂居长滩“四知堂”,后因尚昆同志的生母邱氏妊娠在即,加之当时社会动荡,盗贼土匪四处横行,便又在此避居,前后在长滩子大院断断续续避居长达数年之久。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07年8月3日,尚昆诞生于长滩“四知堂”正厢房中[2],并渡过幼年时代。因此,“四知堂”又为杨尚昆同志的故居。

二、建筑布局

“四知堂”大院座西南向东北,为中式悬山顶土木石结构建筑,面阔55.4米,进深35.5米,建筑面积1966.7平方米。由前厅、正堂屋、两厢合围成四合院布局,两侧再置“东轩”和“西轩”,左右两侧建围墙。平面布局呈“一”字形横向发展。

大院以前厅和正堂屋为核心,以前厅与正屋之间的天井为中心,于天井前面建前厅,天井后面建正屋,两侧再建东、西厢房,从而组成一个大的四合院。另外又于大四合院的东、西两侧再建“东轩”和“西轩”。“东轩”和“西轩”两侧(图三前厅与东轩),距屋檐4米处建砖砌围墙,分别形成面积约150平方米的院坝。另于前厅前面16米处用薄形方砖砌筑高大的风火墙,风火墙的中间部位建木结构“朝门”。“西轩”外侧修筑厚50余厘米的夯土墙,墙侧建有“马房”。

(一)大院“前厅”

“前厅”又称“正厅”,建造在高0.5米的台基上,面阔5间,当心间阔6.4米,次间阔5.4米,稍间阔5.15米,通面阔26.9米,进深3间,通进深8.4米,为抬樑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式建筑。当心间、次间施7架椽屋,置6椽栿,前乳栿,用3柱,采用减柱造手法以增大开间距离,形成宽敞的大厅。稍间为穿斗式,用4穿,房高8米。当心间檐下开6扇高2米的雕花大门,其余皆装槛窗。其脊檩、抬樑均彩绘鎏金,颜色鲜艳,色泽如新。在正厅山墙面的前檐角柱边以薄形方砖分别砌筑高7.8米的砖墙,于距正厅前檐角柱3.6米处砌高2.8米,宽1.4米的券拱门洞,在门洞后面安装双扇板门,可通过此门而分别进入“东轩”或“西轩”。

(二)大院正堂屋与厢房

正堂屋建造在高0.9米的素面台基之上,地平比前厅高出0.5米。房屋面阔七间,当心间阔6.4米,次间阔5.4米,稍间阔5.15米,尽间阔2米,通面阔31.5米,进深为五间,通进深11米,为木结构,穿斗式,用七柱四穿,房高7.75米。前檐建檐廊,柱间安装雕刻精美的缠枝花卉透雕花罩,檐下垂挂落。阶檐宽敞,深达3.1米。当心间中槛的正面安门簪二个(图四正堂屋),前檐下面石砌垂带踏道四级。

前厅与正屋之间镶嵌长17.5米,宽12米的石板地坪,形成一个面积210平方米的大天井。天井东、西两侧建厢房,皆面阔三间,当心间阔4.3米,次间阔4米,通面阔12.5米,进深二间,通进深5.3米,房高5.8米。前厅、正屋与东、西厢房组成一个大的四合院,称为“正院”。(图版五正院)另于东、西厢房外侧,又各建一通房屋,形成外厢房。古时,分别称东侧的外厢房为“东轩”,称西侧的外厢房为“西轩”。外厢房皆面阔九间,当心间阔4.7米,次间阔4.4米,稍间和尽间一、尽间二皆阔3.5米,通面阔35.5米,进深四间,通进深7.4米,房高6.5米。

东轩、西轩的当心间前、后檐下均辟6扇雕花槅扇门。东轩的当心间和两次间无隔墙,前檐墙后退一间,辟为面积80平方米的大厅,旧称“花厅”。

内厢房与外厢房之间建有天井和卷棚顶廊道,一旦进入“长滩子大院”,就可以经过既遮阳又蔽雨的廊道而到达“正院”和“东轩”、“西轩”的各个房间。

“东轩”、“西轩”的外侧,辟长40米,宽4米,面积160余平方米的院坝,可分别从“东轩”、“西轩”的当心间后檐所辟的大门进入。

前厅当心间及“东轩”、“西轩”的入口处石砌垂带踏道五级,在“东轩”、“西轩”门洞的砖墙两侧及上方,叠涩砌一长方形平面,四周框边用砖线凸出。其框心所饰为何物,如今已无任何痕迹可判明辨别。根据建筑名为“四知堂”,其两侧小院名为“东轩”、“西轩”来判断,可能其门洞上方的框内应分别书或塑“东軒”、“西軒”二字;其门洞两侧的框内应分别书或塑“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书塑的字体可能多为汉隶或小彖。

(三)大院围墙

大院四周用薄形方砖砌筑有高大的风火墙,墙头起伏有致,状如驼峰,最高处达8米,最低处达5.3米。墙头逶迤起伏,极富韵律美感。大院仅前厅采用了抬樑式,其余皆为穿斗式,通面阔55.4米,通进深35.5米,总建筑面积1966.7平方米,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

三、建筑文化特色

(一)雕刻工艺题材,体现了传统民俗文化

长滩“四知堂”,建筑用材十分考究,房屋布局完全对称,用材统一。柱下置石质柱础,础高0.4米,为圆形或八棱形,均有精美的雕刻。不仅屋樑、脊檩描绘点金,而且门神及兽形门簪都以金彩装饰,颜色艳丽,色泽如新。屋脊砖雕灰塑众多的仙人、金童和花卉、琼阁,并以“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作为屋脊最主要的民俗文化表现题材(图六西轩脊饰)。脊镶嵌彩釉瓷片,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富丽夺目。门窗式样繁多,装修精致,檐下及柱间都透雕精美的挂落、飞罩和垂帘。撑弓、垂柱、驼峰、雀替、门窗、槅扇以及裙版、柱础等尤其注重雕饰,多用线雕或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技法,充分展示工匠的雕刻技艺和所雕题材的完美结合(图七、寿字脊)。柱础、撑弓、裙版上多线雕或浮雕各种树石、花卉、山水、雀鸟、鱼虫等景物。檐下挂落、垂柱,斜撑和廊柱间的花罩、垂帘则多用镂空透雕手法雕刻人物故事、龙凤、鸟兽以及缠枝花卉等祥瑞饰物,无不精美异常,栩栩如生。镂空雕刻出的古代戏曲人物、雀鸟神兽及缠枝花卉等,雕刻技艺莫不令人为之惊叹,堪称我国古代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群中的佼佼者,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民居特色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倍受游人称赞。

(二)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大院前面,良田平整,状如弯月;大院四周,七座小山,环列拱卫,其山形地貌,人称“七星捧月”。良田边上,猴溪呈“一”字形横列,猴溪对岸,三座小山组成一个“品”字,以福、禄、寿三星齐聚而成品字的“三星堡”,与四知堂的“朝门”相对,其山川地貌与建筑文化的巧妙结合,被人称为“当朝一品”。大院四周群山环抱,院后树木郁葱,院前良田阡陌,视野开阔,溪流回环,冲刷成滩。大院前的三座“品”字形山丘突兀溪流河边,故有“一品当朝,玉带缠腰”之说[3]。环境幽谧恬静,风光秀丽。在选址上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择居观。使建筑与自然相互融合与协调,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4]。

“长滩子大院”的建造设计者虽然是延用了正屋地平比前厅平面高的“步步递进”、“层层升高”的传统习俗,但是,却在建筑总体平面的布局上,独运匠心,一反中国古建筑“主轴线居中,向纵深发展”的模式,以“四知”作为设计建造的指导思想,选择“四知堂”的“四”字作为房宅平面布局的组合形式,院落横向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四”字,鲜明地突出了主题和设计意图,可谓别出心裁,意境深远。

四、结语

长滩“四知堂”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及环境艺术和文化底蕴都堪称一流,为我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群中的佼佼者,不愧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倍受游人称赞,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不愧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

更为值得称道的杨氏祖辈性廉不受私,常教诲子孙蔬食步行,“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四知为儆后铭言,律已教人。从此,在我国更加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杨氏注重弘扬优良的道德规范,视家风清白为丰厚的遗产,以“清白传家”作为传世治家之法宝,一脉相传,代代相习。处处儆戒自己,时时警醒后人,用心之良苦,足以令人们引为借鉴。所以,长滩“四知堂”更是我们廉政建设教育基地。

杨尚昆每次回到家乡,都要指着祖训“清白传家”四个大字挂匾,谆谆告诫随行的官员:要搞好党的廉政建设啊!

“四知堂”大院特色传统民居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 [2].杨中富,丁艾.爱我潼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1):P185-187;

[3].何智亚.重庆民居.重庆出版社,2014:P168;

[4].梁树英.潼南双江镇田坝大院建筑初探.南方建筑,2008。

作者简介:徐林(1961—),男,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历史与民俗文化。发表作品有:2013.6.28《中国文物报》第5版遗产周刊专版《潼南大佛维修中的新发现》、2014《文史杂志》2期P58《试论潼南大佛的价值及其影响》。现任职潼南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传统民居“四知堂”大院建筑特色初探

徐林++姜冰[摘要]在重庆市潼南县双江古镇西800米的金龙村半边坡山下,有一座依山临坝而建规模宏大的传统民居“四知堂”院落,人称“长滩子大院”,古名“四知堂”。这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的诞生之地—长滩“四知堂”。2007年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不仅对杨家清白传家的优良道德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