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品赏兽面纹袋足龙流青铜盉

兽面纹龙流盉叶葳1974年10月,在位于广东省信宜县东部光头岭的松香厂基建工地,发现了一个窖坑,里面出土了一件青铜岙。这件青铜盉通高26.6厘米,口径14.2厘米,器身呈鬲形,束颈,口沿略外侈,腹部分裆较宽成三袋足,蹄形实心足根。盖、颈均有一小半圆环,原系链,已失(见图1-图3)。属西周中晚期器物,现藏于广东省博物

兽面纹龙流盉

叶葳

1974年10月,在位于广东省信宜县东部光头岭的松香厂基建工地,发现了一个窖坑,里面出土了一件青铜岙。这件青铜盉通高26.6厘米,口径14.2厘米,器身呈鬲形,束颈,口沿略外侈,腹部分裆较宽成三袋足,蹄形实心足根。盖、颈均有一小半圆环,原系链,已失(见图1-图3)。属西周中晚期器物,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此器造型精美,其中流、盖钮、附耳最具特色。

盉是调酒器,流是其最基本的部件。古人把酒与水置于岙中调匀,而后斟于杯中。没有流,酒无以适当斟出,所以无流之器不可称之为岙。我国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已有青铜岙了,那时的岙流管短,直置于器顶(见图4),流的位置与其形状均不便于斟倒,因而很快就被淘汰了。现在所见商中期以后的青铜岙,流大多斜置于器侧肩部(见图5)。信宜出土的这件青铜岙流管呈曲体龙形,龙头双耳向后挺立,仿佛龙在云中奔腾,极具动感,双目外鼓,张口。流管作龙头形的盉,曾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但该器流管笔直,相比之下,曲体龙形流管则更显生动别致。

青铜岙盖钮为蟠龙造形,与龙形流相呼应。最早的盉是无盖的,顶部开圆口用以注水(见图4)。商以后盉大多有盖,为提拿方便,盖均置钮。商岙盖多菌钮、环钮,朴素实用;周岙盖钮继承了商的传统,并有很大的发展,华丽的立鸟形、蟠蛇形、兽形、龙头形钮相继出现,竞相媲美(见图6)。这些造型生动的盖钮既反映了周人的审美观念,也印证了周代青铜制作技术与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信宜出土的这件青铜盉龙钮身体盘于盖顶,头部挺起呈前探状,双竖耳,嘴平齐,目鼓有神,是周岙盖圆雕钮中的上乘之作。

古代青铜盉多前流后鋬,执錾才可斟酒,犹如现在的壶,錾也是岙的重要部件。这件青铜盉的鋬设计成附耳的样式,置于与流相对一侧,是此岙特有的设置。这个附耳很有特色,由两个镂空的夔龙相合而成,中有小圆柱相连,构成岙的附耳。圆雕龙形鋬在周代铜器中比较常见,但这种透雕的夔龙相合作为附耳,做工精巧细腻,独具艺术创意的,还是颇为少见的。

这件青铜岙不仅造型美观,纹饰也是相当精美。蟠龙盖钮的龙身盘在盖顶,身上的鳞纹刻画清晰,盖钮外圈饰三对龙纹,均两两相对,头冠长而向后飘逸,尾部向上卷曲,以三角雷纹做地。龙形流管装饰精美繁复。盉颈中部一周龙纹,肩饰一条斜角雷纹带,腹部以裆为界。每足都由云纹构成一组饕餮纹,两组饕餮之间各有一对夔龙纹。这件青铜盉纹饰都是浅浮雕或阴刻,但是每个纹饰的卷曲部分末端高高翘起,兽面纹和龙纹的眼也明显突出,浮于器身表面,不仅增强了整体装饰感,也体现了当时人们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

信宜铜岙的形制和花纹都保存了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的风格器形纹饰,与已著录的龙纹岙几乎完全一样。西周铜岙在广东还是首次发现,扩大了西周文物出土的范围,为研究我国岭南地区秦汉以前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如此精美的铜盉,应是周王室或周贵族所造,它出现于当时百越地区的广东西部的信宜,令人费解。或许是周人赠于越贵族的礼物,或是周人南迁所携,不管是何原因,它足以反映,早在西周时期,中原的周人与广东的越人交往已相当密切了。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品赏兽面纹袋足龙流青铜盉

兽面纹龙流盉叶葳1974年10月,在位于广东省信宜县东部光头岭的松香厂基建工地,发现了一个窖坑,里面出土了一件青铜岙。这件青铜盉通高26.6厘米,口径14.2厘米,器身呈鬲形,束颈,口沿略外侈,腹部分裆较宽成三袋足,蹄形实心足根。盖、颈均有一小半圆环,原系链,已失(见图1-图3)。属西周中晚期器物,现藏于广东省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