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香溢漳澎 粤韵悠扬

漳澎粤韵【摘要】东莞麻涌是一个具有百年粤剧文化底蕴的水乡,20世纪20年代成立于麻涌漳澎村的小英雄粤曲班就是东莞乃至广府千百个粤剧戏班的缩影。1929年小英雄粤曲班在广州太平戏院首次登台演出后,一炮走红,顿时声名鹊起,在广东粤剧曲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十年来,小英雄粤曲班培养了曾师马、丁公醒等大批粤剧界的名

漳澎粤韵

【摘 要】东莞麻涌是一个具有百年粤剧文化底蕴的水乡,20世纪20年代成立于麻涌漳澎村的小英雄粤曲班就是东莞乃至广府千百个粤剧戏班的缩影。1929年小英雄粤曲班在广州太平戏院首次登台演出后,一炮走红,顿时声名鹊起,在广东粤剧曲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十年来,小英雄粤曲班培养了曾师马、丁公醒等大批粤剧界的名师大家。随着社会动荡,小英雄粤曲班历经了聚散离合,由于历代小英雄粤曲班的学员们不断努力和坚持,种种磨难并没有使其湮灭,改革开放后,小英雄粤曲班得以重获新生,其优良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關键词】麻涌 小英雄粤曲班 历史

一、历史背景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流行于两广、港澳等粤语方言区的地方戏剧。众多粤剧研究者认为,粤剧在明成化年间孕育于专业的本地戏班,成熟于梆黄声腔使用之时,至咸丰年间已发展成特点鲜明的地方剧种。粤剧发展过程中先后有“本地班”“广班”“锣鼓大戏”“广腔版”“广府戏”“广东大戏”等称谓,清光绪年间国内外开始有“粤剧”之称,民国年间逐渐传开[1]。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东莞就有梨园活动。明崇祯张二果《东莞县志·卷八》记载:“正德末,东莞横坑钟家。忽有鬼狎其婢……曰‘行矣,盍演戏以饯我?如其言,不肯去。曰‘……盍更演之?……再饯,……遂不复见。”民国陈伯陶《东莞县志·杂录》载:明末清初,篁村上演粤剧《铁冠图》。东莞麻涌是离广州最近的乡镇之一,也是古代连接东莞与广州的水路要冲和纽带。生活极度艰辛的麻涌祖辈们除了留在乡间耕种外,也有相当部分人员到广州、东莞等地谋生,与外界人士广泛接触。受粤剧“红船”文化传播的影响,道光《东莞县志》记载了明天启二年,麻涌进士萧奕辅在家乡的事“梨园演武宗游幸事,亟起立,戒伶人罢去”,此段记载证明当时麻涌就有伶人进行戏曲表演。

麻涌以水田耕作为主,随潮涨潮落作息。每当农闲和潮涨时候,乡民三五成群聚于树阴下或是凉棚、祠堂里谈天说地、说书弹唱。有天分的曲艺爱好者越来越多,兴起时自家出钱或众人集资从省城买回部分乐器与服饰,后逐渐形成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之后有的外出拜师学艺,有的请师傅教习基本功,各村的曲艺队伍逐步扩展,艺术水平逐步提高[2]。早年的麻涌田畴、埗头河沿遍布的凉棚成为唱粤曲、弹奏粤曲的主要休闲场所。当时在麻涌泡凉棚非常流行,当地民众通常把泡凉棚称为“扎水寮”。在河边的茅寮里、蕉林月夜中时常传出二弦横箫声,悠扬入耳。在这种“粤韵悠扬村村乐,丝竹锣鼓处处声”的粤剧文化熏陶中,麻涌各村大都成立了粤剧曲艺社,涌现大批的优秀粤剧曲艺人才。漳澎作为麻涌的一个村庄,先后诞生了双英艳影粤曲班及小英雄粤曲班等粤剧戏班。

二、戏班初创

清末民国正是粤剧发展的鼎盛期,在同村双英艳影粤剧班的影响下,陈凎于1926年在徐家厅招收近30名12岁至15岁左右的男童,正式创立了小英雄粤曲班(见图1)。

陈淦,生于1899年前后,卒于1929年,漳澎旧村七坊人,是一个粤剧爱好者,懂得粤剧的唱念做打,有时还在棚面客串二弦。他早年曾依靠抢劫过往漳澎的船只为生,是漳澎当地的土匪头目,江湖上号称“大天二”。1920年,他曾联合麻涌其他势力攻陷县衙门,自封为县长,十天后在国民革命军的反攻下落荒而去,后退居漳澎。县城的败落经历使陈淦知道做土匪非长久之计,加上同村双英艳影粤曲班的出走,漳澎村民无戏可听,作为粤剧爱好者的他逐渐萌生了招收学员创立粤曲戏班的想法[3]。

小英雄粤曲班成立后,聘用的第一批老师都是当年远近闻名的粤剧名角,如花映红、兰花米、陈天纵、靓贤亨、扬州兴等人。其中人称“大戏师傅”的花鼓江执教时,训练十分严格。他要求学员上早功前不能上洗手间,憋尿练功,直到汗水出尽,无尿可出,才结束训练。1929年,按当时“八和会馆”的行规,小英雄粤曲班首先在太平戏院的华光大帝神像前演出《八仙贺寿》①,演出得到了粤剧前辈的首肯,旋即转场至太平戏院演出。随后,戏班学员们就登上红船,开始了四乡巡演之路,一路出演的主要剧目有《薛仁贵征东》《岳飞》《十三岁封王》《花蝴蝶》《风流知县》《一曲成名》等,其中《十三岁封王》一戏享誉省港澳。由于戏班成员青春靓丽,演戏认真,戏金低廉,所到之处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三、历经磨难

小英雄粤曲班成立后,陈凎本打算金盆洗手,专心经营自己的戏班。然天不遂人愿,1929年,陈凎在香港带班学戏时,土匪同伙将他召回并杀害。这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使得届时刚满三年的戏班不得不解散。戏班解散后,部分学员返回漳澎村,还有一些学员投靠大戏班,拜名师继续深造,这为他们日后跻身名伶重建戏班埋下了伏笔。例如李满成回到漳澎村,除参加当地业余粤剧团演出外,还到村外做教戏师傅十余年,足迹遍及东莞洪屋涡、广州萝岗及韶关等地,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粤剧骨干。刘秀球则投奔素有“千面笑匠”之称、粤剧“四大丑角”之一的廖侠怀门下。丁公醒、林惊鸿、曾师马(原名曾淦泉)(见图2)均投奔到以陈非农为首的南国新生剧团,参加了很多大戏演出剧目,这使得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并为日后成为戏班成就最高的前台演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50年新中国建立后,以丁公醒、林惊鸿、曾师马等为代表的原小英雄粤曲班第一代成员联合双英艳影粤曲班的原班人马,在漳澎村成立了“漳澎文娱社”。文娱社成立后,演出了不少粤剧剧目,同时还参加当时各级的粤剧比赛,获得不少荣誉。1966年,正当漳澎文娱社的各种表演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突逢“文革”,宣扬封建才子佳人的粤曲自然难逃厄运,不仅优秀传统剧目不能上演,就连各种珍贵的剧本都被没收甚至付之一炬。“文革”后期,粤剧的表演开始复苏,但著名的传统曲牌、曲目、剧目仍被看作是“封资修”的产物,严加禁止,不得上演。漳澎村的粤剧积极分子在原小英雄粤曲班人员的带动下成立了漳澎文艺宣传队(见图3)。宣传队在“文革”期间的各种汇演、比赛上争金夺银,赢得殊荣。如1973年宣传队自编粤剧小戏《化肥问题》参加东莞县文艺汇演,获一等奖;1974年自编剧目《麦收以后》参加惠阳地区文艺汇演,获一等奖。

四、凤凰涅槃

改革开放后,粤剧迎来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得以恢复、排练和上演。1993年第二代小英雄粤曲班成员黄日辉、曾镇安、赵爱成、刘汉华、曾金坚、黄瑞娥、林玉珍、钟静宜等在第一代成员的带领下,重组漳澎文娱社,并排练上演了《一张白纸告清天》《十五贯》《九纹龙史进》《附荐何文秀》等近百个粤曲剧目。

为更加系统、全面地培养粤剧人才,传承小英雄粤曲班的艺术精神,2011年退休后的黄日辉、曾镇安夫妇用辛苦存下的100多万养老金修建了小英雄艺术纪念馆,并在2013年成立小英雄少儿粤剧团。几近百年的小英雄粤曲班得以再发新枝,绽放新花。少儿粤剧团自成立以来,发扬“小英雄粤曲班”勤学苦练的优良传统,相继取得省市以及全国各类赛事的奖项,多次在“放飞梦想”全国艺术人才教育成果展示盛会的分会场和总决赛中获金奖。同时,剧团还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如2014年剧团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国际艺术节”中韩国际奖交流比赛,获得金奖;2015年剧团赴台湾参加“台湾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比赛,表演节目《荔枝颂》和《春草上路》,分别获得比赛曲艺类与粤剧类的金奖。

小英雄少儿粤剧团秉承“弘扬曲艺,服务群众”的宗旨,在镇内和市区进行巡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展示了粤剧曲艺文化的魅力与麻涌“小英雄粤曲班”的艺术风采。■

注释:

①华光大帝俗称“火神爷”,忌火的粤剧伶人奉华光大帝为祖师爷,凡新戏台落成、开新戏或戏班出外演出必祭拜华光大帝。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华光大帝的诞辰,粤剧戏班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师活动。时至今日,许多粤剧艺人仍保留着过“华光诞”的习俗。

参考文献:

[1]龚伯洪.粤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东莞市麻涌镇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麻涌镇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张振江,陈志伟.麻涌民俗志:岭南水乡社会研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郑颖 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香溢漳澎 粤韵悠扬

漳澎粤韵【摘要】东莞麻涌是一个具有百年粤剧文化底蕴的水乡,20世纪20年代成立于麻涌漳澎村的小英雄粤曲班就是东莞乃至广府千百个粤剧戏班的缩影。1929年小英雄粤曲班在广州太平戏院首次登台演出后,一炮走红,顿时声名鹊起,在广东粤剧曲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十年来,小英雄粤曲班培养了曾师马、丁公醒等大批粤剧界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