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

发现假币王培娟【摘要】河南许昌发现一枚“四比(币)当忻”铜钱,引发了笔者对楚国“四比(币)当忻”的思考。笔者在阅读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对“四比(币)当忻”名称、形态、历史由来以及对我国货币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释和阐述,让我们对“四比(币)当忻”铜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关

发现假币

王培娟

【摘要】河南许昌发现一枚“四比(币)当忻”铜钱,引发了笔者对楚国“四比(币)当忻”的思考。笔者在阅读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对“四比(币)当忻”名称、形态、历史由来以及对我国货币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释和阐述,让我们对“四比(币)当忻”铜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许昌 “四比(币)当忻”历史由来   楚国的货币制度

一、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

2011年8月,河南省许昌市文物工作队在对南水北调总干渠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长葛市增福庙乡曹庄村发掘出土一座墓葬(M1),该墓葬出土了一枚极具历史价值的连足布“四比(币)当忻”铜钱。

该墓葬为竖穴墓,已被严重破坏,仅存底部,清理出4件随葬品。根据墓葬出土的随葬品特征,该墓葬的时代初步定为西汉早期。墓葬共出土铜钱75枚,而“四比(币)当忻”连足方足布仅一枚。据专家称,该布币质地为青铜,绿锈红斑,造型秀丽,文字细峻。布币全长8.7厘米,肩宽1.9厘米,足部最宽处为2.1厘米,重15.8克,平首、平肩、平裆、方足,布身狭长,首部圆穿。布面正中有一道竖线纹,自首直通至裆部。布正面文为篆书“四比(币)”,背面文为篆书“当忻”,得以此名,为两枚连部(见图1)。

二、“四比(币)当忻”名称分析

学术界一致认为布币铸造和流通开始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布币,因为它的样子很像铲子,所以又称铲币,属于中国古代货币的一种,是从青铜农具转变而形成的货币。刚开始的布币还保留着农具的特征,厚而重,留有装配把手的孔,被称为空首布;而后,逐渐变得轻薄起来,利于随身携带,称为平首布。

“四比(币)当忻”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小布,这一点是各位专家学者们都一致认同的,但对于“四比(币)当忻”名称的解释并没有一致性的结论。吴良宝先生认为这种连足布应以单枚为单位,是非常合理的。从连足布的实物及铸范(“货系”4194~4195)看,它们绝大多数都是足部合铸在一起的两枚小布的一个整体,合铸印记非常明显,似不能人为地剪断分作两枚小布。所以所谓的“四比(币)”就是指两枚足部相连、一共包含两枚小布的连足布。另有专家解释说,“四比(币)当忻”是指四枚被凿开后的平首方足布就等同于一忻。

“四比(币)当忻”正面文“四比(币)”二字,其“四”字的写法与秦石鼓文、燕陶文、三晋铜器铭文不同,与包山楚简相一致;忻布的形制与鄂东南出土的“良金”铜钱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按照当时的兑换方式,一枚连足布可以兑换楚国另一种钱币蚁鼻钱十枚,也就是说,一枚小币可以兑换五枚蚁鼻钱,或以四布(两枚连足布)当楚国大布一枚。“当”字《说文解字》云“田相值也”,本义指“两块田相当、相等”,这里是相等、兑换的意思。“忻”字从个从斤,仅见于楚国布币,而三晋的“釿”字均从金从斤。有的学者把忻解释为重量单位即为二斤,这一点仅供参考。这种钱币在当时也流行一时,但两枚连足的“四比(币)当忻”铜钱,遗存下来的却不多。

三、对楚国钱币及“四比(币)当忻”的历史考究

根据目前出土的货币及历史记载,可以大致推断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铸币主要包括铜贝、布币、郢爰、金饼四种。铜贝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后人根据其形状而又称其为蚁鼻钱或鬼脸钱。铜贝正面有阴文,常见“贝”字,少数为“君”“圻”等字,意义不明。郢爰,是楚国的金币,或称金钣,金钣上压印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颖”“隔爰”及“卢金”等。虽然专家至今对“爰”字有不同的解释,但根据郢字,专家考订这种金币为楚国的货币。金饼材质为黄金,与郢爰一样在市面流通并不广泛。本文所讲的“四比(币)当忻”是“布币”的一种。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大都以铜铸为主,少有金币,楚国是当时唯一同时拥有金质币、银质币、铜质币的国家,这与楚国境内黄金资源丰富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楚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其冶金、铸造等基础产业都相当先进,钱币铸造技术也空前地高。楚国对其货币铸造和流通实行统一管理,国家掌握货币的生产权和使用权,楚国境内虽有好几个货币铸造中心,不同铸造中心铸造出来的货币具有相同的大小、重量和形状(体制相同),即楚国的货币铸造具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此时的楚国货币形成了自己的系统,不但完善同时具有本国的特色。

“四比(币)当忻”为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币,此币的铸造显示了当时楚国精湛的加工艺术和楚国南北文化的兼容性。由于当时楚国都城在湖北荆州,和三晋相接壤,连足布是出于对三晋经济交往的需要而铸。当时虽铸量不大,但流通甚广。

在战国时期楚国的铸币中,蚁鼻钱和“殊布当忻”发现相对较多,而“四比(币)当忻”连足方足布作为“殊布当忻”的一种辅助,留存下来相对较少。即使幸存下来,也已锈蚀不堪。而这枚“四比(币)当忻”铜钱,形制完整、文字清晰,实属难得。作为科学性发掘出土的这枚铜钱,为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结语

货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的产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货币的发展去探究历史的发展。笔者以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为依据,在分析“四比(币)当忻”名称的基础上,对“四比(币)当忻”进行了历史考究,并通过“四币当忻”分析当时楚国的货币概貌,既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楚国货币提供了历史依据,也为我们深入地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货币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天虹. 楚币文“忻 ”字别解[C]//.张桂光.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3.

[2]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四.北京:中华书局,20016(第1版):230-235:近五十年楚国铜贝出土情况统计表.

[3]徐在国.郭店楚简文字三考[C]//新出楚简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4]黄锡全.中国先秦货币通论[M].紫禁城出版社,2001.6(第1版):346-348:表二九.近三十年出土比较完整的楚金币统计表.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

发现假币王培娟【摘要】河南许昌发现一枚“四比(币)当忻”铜钱,引发了笔者对楚国“四比(币)当忻”的思考。笔者在阅读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对“四比(币)当忻”名称、形态、历史由来以及对我国货币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释和阐述,让我们对“四比(币)当忻”铜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