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钧瓷器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钧瓷器陈超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2012~2013年为了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进行了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目前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处遗址点。此次发掘中出土大量反映当时唐宋日常生活的瓷器、娱乐用具及陈设瓷器,其中包括一些钧釉瓷器。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钧瓷器

陈超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2012~2013年为了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进行了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目前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处遗址点。此次发掘中出土大量反映当时唐宋日常生活的瓷器、娱乐用具及陈设瓷器,其中包括一些钧釉瓷器。

钧窑属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古代文献中多有对钧窑的记载,但不见于宋代文献,而多见于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如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载:“亦宋初所烧,出钧台,钧台宋亦称钧州,即今河南之禹州也。”

此次柳孜运河遗址发掘出来的几件钧窑瓷器,以盘、碗为主,多为残器。下面择选部分精美的瓷片介绍给大家:

天青釉盘。口径16.6厘米、底径5.4厘米、高3.8厘米。残,敛口,尖圆唇,斜浅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天青色釉至圈足,釉面有小开片,有积釉、流釉现象。釉较厚,口沿处最薄,以至于暴露出胎色。从釉的断面可以看出许多小气孔。釉面似橘皮。灰黄色胎致密细腻(见图1)。

青灰釉碗。口径18.2厘米、底径4.8厘米、高7.8厘米。残,敛口,圆唇,弧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青釉至圈足,釉面有冰裂片,积釉现象严重,至底部最厚,乳浊状较深。在口沿处有一玫瑰紫斑纹。深烟灰色胎较致密细腻(见图2)。

天青釉碗。口径11.7厘米、底径6.2厘米、高4.6厘米。残,敞口,尖圆唇,弧腹,圈足。足脊厚薄不均,足心施釉。除外底均满施青釉,釉面有小开片,有积釉现象。釉较厚,口沿处最薄,以至于暴露出胎色,釉面光亮莹润照人。浅灰色胎致密细腻。垫圈支烧(见图3)。

青灰釉盘。口径15.4厘米、底径5.0厘米、高3.9厘米。残,敛口,圆唇,斜弧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青灰釉至下腹部,釉面有小开片,有积釉现象。釉面有一些小气孔,釉相对较薄。近口沿内部一周流釉明显。深烟色胎较致密,腹底有一圈篦印纹(见图4)。

天青釉盘。口径21.6厘米、底径12.4厘米、高4.9厘米。敛口,残,圆唇,斜弧腹,圈足。足心无釉,且一圈内凹。内施满釉,外施天青釉至圈足,釉面有小开片,有积釉现象。釉较厚,口沿处最薄,以至于暴露出胎色。从釉的断面可以看出许多小气孔。釉面分布有似兔毫的纹迹。烟灰色胎致密细腻(见图5)。

列举出几件的器物主要是金元时期的器物,釉色比较单一,此次发掘并未发现带有窑变的钧釉器。钧釉器在各个时代的特征不一样。宋代钧瓷釉层较厚,釉质莹润,层次感强,釉质较细,呈乳浊状。从釉的风格来看,民窑色泽匀净淡雅,釉色以天青、天蓝、月白较多。施釉到圈足或不到圈足,圈足流釉及釉滴较多。金代钧瓷一般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不刷釉,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施釉较薄,釉色流动性较小,釉面多棕眼,光泽较差。元代钧瓷的釉色也很特别,大多以天蓝、天青、豆青、粉青为底,紫斑浓重成形。釉汁流积如蜡泪。施釉时一般不到底,圈足内外无釉。

此次发掘出土的钧釉瓷器出土的层位均在通济渠在柳孜段废弃不用的层位之中,也即在金代中期以后的层位中出现。从钧釉瓷器的年代判断也是在金元代时期。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之后,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当时柳孜是属于金代统治区域,出土金代时期的钧釉瓷器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钧瓷器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钧瓷器陈超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2012~2013年为了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进行了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目前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处遗址点。此次发掘中出土大量反映当时唐宋日常生活的瓷器、娱乐用具及陈设瓷器,其中包括一些钧釉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