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黄绿砖瓦争辉五彩琉璃镶嵌

...点庚寅所得之砖瓦陶铭琉璃厂在线艺术品交易字画收藏拍卖文房四...黄嘉摘要:琉璃构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水、美观的特性,同时其使用也有彰显建筑等级的功能。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塞外风情的皇家宫殿,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沈阳故宫

...点庚寅所得之 砖瓦陶铭 琉璃厂在线 艺术品交易 字画收藏 拍卖 文房四...

黄嘉

摘要:琉璃构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水、美观的特性,同时其使用也有彰显建筑等级的功能。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塞外风情的皇家宫殿,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沈阳故宫保留着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建筑,因满族特有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沈阳故宫的琉璃构件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载体。

关键词:沈阳故宫;古建筑;琉璃构件

一、沈阳故宫古建筑琉璃构件概况

琉璃,又称流离,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也是用于艺术装饰的一种釉陶器,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二氧化硅),与普通砖瓦相比,琉璃砖瓦在工艺上经过釉烧,釉料里添加的不同矿物质使琉璃呈现出多种色彩,从而使琉璃构件光彩夺目,与众不同。琉璃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可以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的外观形态,因此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所专有。不同颜色琉璃瓦组成屋面的剪边或聚锦做法,还可制作雕塑形的装饰构件如琉璃的吻兽、走兽、仙人等。

沈阳故宫是后金政权使用琉璃瓦材料的第二座宫殿建筑群。除了辽阳东京城八角殿遗址中发现过黄绿两色琉璃瓦外,赫图阿拉城、界藩城、萨尔浒城的宫室建筑都是青砖房,甚至是草房。在当时战乱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候,能够使用琉璃瓦和烧窑世家传人侯振举归服努尔哈赤有关,承造盛京皇宫陵寝,烧造琉璃砖瓦的业绩是与侯氏分不开的。位于海城县缸窑岭的黄瓦窑是原籍山西的侯振举经营的皇家官窑,他及其子孙为辽阳东城八角殿和沈阳故宫的建设提供了优质的琉璃瓦。考古发掘证明,黄瓦窑烧造品种丰富、样式繁多、色彩斑斓,是当时东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窑厂。

二、沈阳故宫琉璃构件种类及特点

(一)琉璃瓦屋面

沈阳故宫建筑中主要建筑均使用琉璃瓦屋面,由于有了山西烧窑世家侯氏在海城黄瓦窑的经营,使沈阳故宫建筑得以大量采用琉璃瓦。但沈阳故宫的琉璃瓦屋面却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琉璃瓦屋面,它的特点也是满族与汉族建筑的不同之处。

1.黄琉璃绿剪边

沈阳故宫绝大部分的琉璃瓦屋面是黄琉璃绿剪边。这种剪边做法是在屋顶周围用绿琉璃镶边,中间铺黄琉璃瓦。在清代规定,亲王、贝勒、郡王只能用绿色琉璃或绿剪边,只有皇宫和庙宇才能用黄色琉璃瓦或黄剪边。这种做法在关内宫殿建筑中是少见的,属于地方做法。

2.满堂黄

除了黄琉璃瓦绿剪边外,在乾隆年间加建的太庙群采用了满堂黄琉璃瓦。太庙组群共有六座建筑物:正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和大门。太庙是清皇室的家庙,属于奉祀祖先之所。而满族先祖的祭祀本是家祭和堂祭,作为祭奠皇帝先祖的家庙,它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由于用地的限制,无法建造体量较大的建筑群,除了在屋顶形式上采用较高等级的歇山顶外,在琉璃颜色上也给予区别,使用汉族礼制中等级最高的黄琉璃瓦来提高太庙的等级。

3.黑琉璃绿剪边

文溯阁的琉璃瓦屋面又不同于前两种。作为藏书之地,防火是很重要的一项功能要求。故采用了色泽凝重清雅的黑琉璃瓦绿剪边的冷色调作为装饰的主色。其琉璃色彩做法与北京的文渊阁、宁波天一阁相同。

(二)琉璃饰件

1.脊饰

脊饰在琉璃艺术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建筑功能与艺术的结合体,反映着时代风格、审美情趣及工艺水平。沈阳故宫建筑琉璃构件的应用部位主要是屋顶、墙檐、墀头上,琉璃饰物包括屋脊上的鸱吻等。

沈阳故宫的琉璃脊饰,有龙尾高卷的正吻,昂头瞪目的垂兽,有穿梭于云海的神龙、展翅飞舞的凤凰、盛开的牡丹等题材的脊筒、博风(板)等建筑构件。

崇政殿正脊、垂脊、博风(板)等构件以黄色为地,上面的行龙、宝珠、瑞草等浮雕纹饰用绿色或蓝色,对比鲜明,主体图案醒目。山尖加饰的琉璃悬鱼也用黄加绿、蓝色,上部圆形,内浮雕螭龙,下为如意状花饰,使灰色的山面增添了鲜艳祥和的气息。台上五宫正脊、鸱吻、戗脊、垂兽等琉璃构件同崇政殿风格相近,但具体纹饰略有区别。如正脊不仅有行龙宝珠,还有凤凰、宝相花等图案;垂脊除清宁宫饰龙纹,其他四宫均与正脊相同,戗脊琉璃方砖都作含苞待放的荷花浮雕,悬鱼也以花卉为主图。虽然琉璃件的颜色仍是以黄绿相配为主,但和前朝殿阙相比,诸宫更多几分生活气息。从外观整体面貌上来看,这里要比前朝殿宇简单朴素得多。

另外西路文溯阁各条屋脊的雕刻装饰也与五行之说有关,由于每条脊部都位于建筑的最上方,因而文溯阁的各条屋脊都采用了海水流云的琉璃雕刻构件,包括正脊两侧的吻兽及戗脊前的套兽等古建筑常用的兽状构件装饰,也都被云头状的琉璃构件所代替,用以象征水从天降、居高临下、以水压火。

2.琉璃正吻

正吻,也叫鸱尾,原本是正脊、垂脊的交叉节点,由于所处地位的显要,把它做成鸱尾的形象,而且糅进了“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的神话传说,寄托着“厌火祥”的深切意愿。后来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最后定为龙吻。这个龙吻同样蕴含着龙能降雨、消灾的寓意,即使龙吻背上的剑把那样小小的配件也被赋予一定的内涵,被描述成是为了防止脊龙的逃遁而特地用剑把插入龙身把它镇住。

沈阳故宫屋顶的琉璃瓦饰颇具特色。在这些不同凡响的脊兽、仙人、走兽、勾头、瓦当、鞑人、宝刹之中,最有特点的当数体量巨大、体态优美、构思巧妙的螭凤琉璃正吻。每个正吻由一螭首与一凤头相背组合成一体。正脊两端的两个螭首相对张口结舌,共同叼住正脊,背兽被塑成风头朝外眺望。一螭一凤二者巧妙合一,粗长的尾翼高高卷成环状,很难分辨是螭身还是凤尾,又似展开的凤翅。龙凤呈祥,阴阳相融,造型雄壮而吉顺。更为锦上添花之处,是在一般正吻的剑把部位塑造了一只叠于云卷造型琉璃件之上的风火轮。在正脊两端对称的正吻上,两个风火轮的中心分别镂空雕饰着“日”、“月”二字。它不仅在构图上为整个正吻造型起着重要的均衡作用,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象征着皇帝权势恢弘如宇,手托日月,一统天下;又象征着满人信誓旦旦,拆散“明”廷、入主中原的决心。

这种特殊造型的正吻,作为满人自励的标志,被大量地用在沈阳故宫,以及沈阳和新宾的皇陵之中。早期建筑的正吻是黄绿夹杂,色彩的排列顺序也不是很规律;晚期以后建筑的正吻都是黄色。这些微妙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早期满族文化在用色上鲜艳、纷繁、大胆、奔放的特色。

3.垂兽、戗兽、合角吻和望兽

垂兽位于垂脊的中部、跑兽之后,是垂脊由高变低的过渡构件。沈阳故宫尖山式硬山琉璃瓦屋面建筑的垂兽造型从早期的崇政殿到后期的太庙、崇谟阁,再到规范清式做法,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首先是兽嘴,兽的上唇由明显的明朝印记即长且向上端卷曲,逐渐过渡到清式的上唇短且平直;其次脖子逐渐缩短,标志明朝琉璃印记的鱼鳞逐渐消失;再次兽角由早期的类似羊角向后卷曲逐渐过渡到清式的鹿角向前张,发短且朝前上发展为清式的朝后稍上,火焰为开始一股继而分为三股发展为清式的一股,且由开始的横穿龙发展到清式的和龙发平行;胡须则是由早期的有胡须且飘动性不强到后期取消;脖子逐渐变短;面目表情逐渐变祥和(早期垂兽嘴大张、瞪眼,口中无卷毛。清式则闭嘴较严、口中有卷毛);早期垂兽的颜色为五彩琉璃,清式为黄色。

围脊四周的每个合角吻(在沈阳故宫内围脊四周均为合角吻,兽口均朝内,故无合角兽)由一个螭首与一凤尾组合成一体。凤凰楼的合角吻明显口大张、眼圆瞪、犄角树立,后期的则眼睛稍闭、犄角后摆贴于头上、神情变得祥和。和清式做法明显区别的还有,合角吻无剑把,体积较清式夸张,颜色都是黄色。

三个时期戗兽的变化也基本体现戗兽从明代到清代的变化规律。一是早期建筑上的戗兽为五彩琉璃烧制,有很明显的孔雀蓝,到后期则为通体黄色;二是兽角逐渐倒下;三是兽嘴合上,早期的戗兽有明显的胡须,后期胡须消失,却加了早期戗兽没有的嘴毛;四是早期戗兽所具有的火焰到后期消失,到乾隆时期建造的太庙上,戗兽甚至出现了龙爪。

望兽的造型在沈阳故宫中没有传承性,因为仅在东路建筑十王亭上出观了较为原始的脊饰望兽和清式做法区别明显:首先是兽嘴大张,兽的上唇有明显的的明朝印记即长且向上端卷曲,清式的上唇短且平直;其次脖子逐渐缩短,标志明朝琉璃印记的鱼鳍鳞逐渐消失;再次兽角似羊角向后卷,清式的望兽为鹿角向前张;沈阳故宫的望兽发短且朝前上,清式为朝后稍上;沈阳故宫望兽的火焰为开始一股继而分为三股,发展为清式的一股且横穿龙发;胡须则是由早期的有且飘动性不强,发展到后期消失。

4.仙人走兽

仙人走兽分布在垂脊或戗脊的端部。明清宫殿建筑屋脊上的走兽比较固定,据《大清会典》记载,共有十个仙人立兽,其中最前面的是骑凤仙人,其后为龙、凤、狮子、獬豸、天马、海马、狻猊、斗牛、狎鱼、行什,根据建筑等级的高低摆放。沈阳故宫近年来的修缮中,走兽往往被换成新的,并按照清式的走兽顺序摆放,排列位置经过人为调整,从年代特点到造型及色彩都和老构件相差很大,这给研究造成很大的难度。

从现状来看,沈阳故宫现有的走兽类型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子、狻猊、海马、天马、斗牛、猪、羊等。在传统的十种走兽中没有出现狎鱼和行什。沈阳故宫的龙、凤、狮子、狻猊、海马、天马、斗牛基本和清式相同或根本就是按照清式做法去烧制和排列的。早期建筑垂脊上的仙人走兽与汉族做法也有所不同:在颜色上,琉璃饰件多用黄、绿两色;在数量上,仙人之后的走兽采用单数,在次要建筑(如十王亭、台上四厢房宫室等)屋顶仅用走兽而无仙人;在造型上,出现了狗、羊等动物,可能与满人长期的射猎生活有关。

5.摩羯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大政殿和十王亭屋顶角部檐下挑出的斜椽椽头上,都装有藏族喇嘛教建筑中称为“摩羯”的翼角兽饰件。据传,古代印度人在海上行船,常常遇上一种怪兽而失事。人们认为它力大无比,并把这种海怪想象成长着象鼻、鳄鱼尾巴、身上有鳞、下巴上长着胡须。它常常被装饰在喇嘛教建筑屋檐角上的飞椽椽头上用来避邪。沈阳故宫建筑中也承袭了这一做法,是因为当时满人从蒙古族那里间接地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使得沈阳故宫建筑在许多方面融入了喇嘛教的建筑特点。这种被称为“摩羯”的饰物,甚至出现在当时所建的沈阳市内的非藏传佛教寺庙——慈恩寺的宝殿屋檐下面。

6.大政殿琉璃宝顶

大政殿是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屋面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八条垂脊拱卫着高大的五彩琉璃宝顶,使大政殿更显华丽。宝顶是攒尖式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一般由顶座、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顶珠七部分组成。而大政殿的宝顶却远远地超出了七层,由十三层构件精心地雕饰组成一个立体效果极佳、装饰性强、凸凹变化大、色彩运用广的宝顶。它是由黄绿筒瓦相间竖立形成一圆形顶座;其上一绿色覆盆,覆盆表面塑以如意纹,并在八个方向等距设拱形壶门,门边饰以黄色;覆盆之上为凸出覆箍顶部、雕刻细腻的莲瓣式地盘,地盘通身挂以黄釉并刻仰莲二层,各层莲瓣相互错开,形如盛开的莲花;地盘上为圆柱体素面黄色束腰;束腰上为绿色腰盘,腰盘中间凹进形成须弥座式,其上、下枋塑几何纹饰;腰盘上仍为圆柱体黄色素面束腰;束腰之上是宝顶的核心部位,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宝珠,宝珠以黄色为地,上塑二龙戏珠图案,龙为蓝色行龙,背部塑以白色的鳍;在龙头、龙尾、龙腰部位的四个方位塑有四个脸为蓝色、角为白色、面目狰狞的兽面;龙身缠绕橘黄色火焰与火焰珠相呼应,并有白绿色祥云缭绕其间;宝珠是宝顶的核心,它塑造之精美、色彩配制之协调,可谓清初琉璃制品之佳品;宝珠之上为黄色素面圆柱体束腰,束腰上托黄色仰莲式的上腰盘,其上为黄色束腰;束腰之上为天盘,天盘做成大莲花宝座,座上为二层火焰宝珠,下层宝珠之火焰分成小束向上飘舞,上层火焰由八束收为四束最后归为一束,宝珠以黄色为地塑的蓝色镶白边之火焰,火焰徐徐向上直至中天;在殿顶的八条垂脊上,分别各有一琉璃烧制的蒙古武士,形象凶悍威武,双手执铁链系于宝顶之上,象征“八方归一”,增加了整个建筑的雄伟之感。

相轮、宝瓶、宝珠乃佛教神圣之物,在佛教建筑中多用做塔刹构件。沈阳故宫建筑中把佛教艺术式样和谐地结合在满族民族风格之中,运用在皇家宫殿建筑上,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不仅增加了殿宇雄伟壮观的气氛,还获得了丰富统一的艺术效果。整个宝顶无论在琉璃的烧造上,装饰的雕塑上还是形体的变化上,均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其精美独特的风格是国内仅有的艺术珍品。

7.五彩琉璃墀头

琉璃艺术在沈阳故宫不仅仅表现在大政殿的宝顶上,如大清门、崇政殿及其两侧的左右翊门的琉璃墀头也别具特色。墀头也叫上身,是硬山建筑所特有的称谓,属于硬山建筑两山墙的两端,腰线之上、盘头以下的墙体。一般墀头由青砖砌筑,或用青砖雕刻纹饰组成,而用琉璃装饰墀头在清初的建筑中极为少见。

大清门、崇政殿及其左右翊门均为硬山式建筑,在山墙的两端均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龙、凤、狮子、鹿等象征权力和寓意吉祥的图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琉璃墀头。大清门、崇政殿及左右翊门的琉璃墀头构造上基本一致,均由三、四层须弥座形式组成,但从色彩,雕塑手法及动物的形态上又各有千秋。

大清门的琉璃墀头是由仰覆莲叠架构成竖向的四层须弥座,在每层束腰部位雕塑了各种动物,角上用玛瑙柱将束腰相互隔开,形成左、中、右三部分流光溢彩的琉璃装怖面。墀头最下层用蓝色琉璃砖与青砖隔开,在色彩上做一过渡,其上用黄色琉璃构成须弥座最底层的圭角;圭角之上为蓝色的下枋,枋上为蓝色覆莲下枭,其上是凹进的束腰;束腰塑身绕火焰的雄狮;束腰底着黄色,雄狮身为蓝色,发为绿色,缕缕发丝向后飘拂,身躯圆浑有力,后腰弓起,四爪着地,后尾翘起做前进状;雄狮前下方为绿色绣球,其上绕以橘黄色飘带;束腰上为仰莲上枭,其上用黄色混砖与第二层须弥座隔开。第二层束腰为高浮雕的升、降龙,正面为升龙,两侧为降龙,下部雕有高高凸起的绿色镶白边的海水与高耸挺拔的蓝色镶白边的江崖;正面的升龙屈身跃出水面,张牙舞爪,面向明间;侧面降龙犹如从天而降并扭头向上,伸爪欲抓火焰。第三层须弥座上塑二鹿,一低头觅草、一昂头四望。第四层的束腰上塑白色飞翔的仙鹤。从整座琉璃墀头来看,黄、白、蓝、绿相间点缀,雄狮、升降龙、梅花鹿、仙鹤各具姿态,犹如一幅珍禽异兽的写生图。

崇政殿的墀头与大清门相比,虽仍为竖向四层须弥座,但构图上却发生了变化。第一层束腰中雕塑了身绕红色火焰的蓝色麒麟,它前蹄高抬欲向前奔走,其前为高山峻岭,上有火焰缭绕,麒麟欲行又止扭头外望。第二层束腰之中的龙正与大清门的相反,正面为降龙,两侧为升龙,下部是海水江崖,海水波涛汹涌,撞击陡峭的山峰,降龙由天而降扭颈昂头,做戏珠状,龙身为黄色,鳍为白色,发与尾为绿色,地为深蓝色,更加突出了龙的形象。

崇政殿的墀头采用了至尊至贵的深蓝色地黄色的龙,而大清门却采用了黄地蓝龙,二龙可明显看出等级之分,崇政殿为正殿,皇帝上朝之殿,是为最高等级;大清门作为正殿之门必然要逊色一筹。

8.琉璃门罩

西路文溯阁两山设置有装饰用的券门。我国传统硬山建筑通常不在两侧山墙上增添门窗装饰,但文溯阁可能是考虑到建筑的整体艺术效果,除了两山墙的博风及挑檐石利用绿琉璃装饰外,在文溯阁一层出檐部分的山墙两侧还分别开设了精巧的券门,以增加建筑主体的透视层次。券门上端饰有琉璃垂花门罩,门罩按照木结构的方式由绿琉璃构件组成,单层檐、庑殿顶,琉璃屋脊上通体为祥云图案的浮雕门罩,檐下置有六攒琉璃斗拱,额枋及垫板的画池内饰有琉璃彩绘,图案包括“白马负书”、游龙、海水及花卉等。画池间的立框上书篆书“万寿无疆”四字琉璃浮雕,门罩两侧设琉璃垂莲柱。整个门罩玲珑剔透,与山尖绿色排山勾滴瓦、博风砖等互相呼应,为单调的山墙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三、沈阳故宫琉璃构件体现的民族融合特征

盛京宫殿建筑大量使用了上述琉璃构件,其中屋面的黄琉璃瓦绿剪边、构件中的螭风琉璃正吻、大政殿宝顶、仙人走兽带有较为明显的满族特色,但是由于满族原为游牧民族,多居住在帐篷、林间木屋等处,对于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接触很少,所以在修建宫殿的时候,不仅大量采用汉族建筑的传统形式,还在其中加入了满、蒙、藏等民族的元素,这一点在琉璃构件上也有所体现。

(一)对传统琉璃构件烧造技术的继承

黄瓦窑因属山西侯氏掌管烧造,基本继承了中原地区的传统烧造技术,这一点体现在沈阳故宫大多数的琉璃构件上,传统琉璃的使用,保证了建筑群风格的整齐划一和庄重典雅。

(二)对满族民族文化的淬炼

沈阳故宫的最初修建源于迁都,在此之前,后金政权已经多次迁都并营建宫殿,但琉璃构件的烧造和使用是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步使用并增多的。在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满族人开始有意识地将本民族的信仰及生活元素加入到建筑之中,以达到符合自身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目的,黄琉璃瓦绿剪边、螭凤琉璃正吻、大政殿琉璃宝顶、五彩琉璃墀头等都具有典型的满族特征。

(三)对蒙、藏民族文化的吸收

满族人最早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崇信万物有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战争,满汉、满蒙民族之间不断互相融合,尤其是满蒙之间的结盟和通婚,促进了信仰的变化,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在子侄之中推行满蒙联姻,皇太极时期后宫五位有封号的福晋均为蒙古族,蒙古族信奉喇嘛教,因此在沈阳故宫建筑中也大量使用了喇嘛教及蒙藏两民族的元素,在琉璃构件的使用上,尤为典型的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屋顶角部檐下挑出的斜椽椽头上的“摩羯”,以及大政殿的帐殿式琉璃屋顶。

琉璃构件造型的改变从技术上讲是发展的趋势,是明后期向清中期发展的一个剪影。从意识形态上也反映了汉文化被满族人全面吸收的一个过程,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与明朝长期开战,满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借鉴较少;反映在装饰上,则满族自身的特点浓厚,对蒙古及藏传喇嘛教建筑装饰的吸取较多。乾隆时期已完全接受了汉文化,琉璃的装饰风格,在尊重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已经与关内同时期同类建筑基本相同了。

四、结语

清初盛京宫殿建筑上的琉璃构件,从制作手法、造型风格均体现着当时琉璃制品的粗犷与写实。同时,清代琉璃制品的生产技术达到最高峰,无论色彩还是造型,各代无出其右,为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增辉添色。

其一,盛京宫殿建筑的琉璃构件是清代历史与皇家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琉璃构件由迁徙东北的山西侯氏创建,在明末至后金初年形成一定规模,后金进入辽沈地区后,琉璃的使用因后金龙兴而起,伴大清鼎盛而荣,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汉、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清王朝历史的演进过程。因此,盛京宫殿建筑琉璃构件的历史乃是研究清代历史、宫廷史和清代皇家建筑史所必须涉及的课题,在多项专业研究中均具有较大的意义。

其二,盛京宫殿建筑的琉璃构件是东北地方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东北地区陶瓷业生产自古以来就不甚发达,文化也相对落后,自后金创建,至清末走向衰亡,前后共约300年时间,盛京宫殿建筑的琉璃构件在历史和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另外,黄瓦窑曾经为东北地区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存如沈阳故宫、盛京三陵甚至一些著名寺庙等处提供修建、维护的琉璃砖瓦构件,对这些世界遗产的诞成和维护都起到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盛京宫殿建筑的琉璃构件的创烧与生产,就不会有今天金碧辉煌的沈阳故宫以及别具特色的盛京三陵。

总之,满族做为白山黑水间崛起的游牧民族,当时尚无完善的营造和装饰制度,因此盛京宫殿建筑大量的借鉴了满汉蒙藏等其他民族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以满族审美传统为中心加以变化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琉璃装饰的大量烧造使用证明了侯氏及黄瓦窑琉璃烧制技术的精湛,表现了满族喜爱火爆热烈色彩和淳朴自然纹饰的心态。盛京宫殿琉璃构件的大规模烧造及使用,不仅体现了后金及清初生产力和烧造工艺的长足进步,也从侧面反映了满族自身审美情趣和打牲文化前行的程度。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黄绿砖瓦争辉五彩琉璃镶嵌

...点庚寅所得之砖瓦陶铭琉璃厂在线艺术品交易字画收藏拍卖文房四...黄嘉摘要:琉璃构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水、美观的特性,同时其使用也有彰显建筑等级的功能。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塞外风情的皇家宫殿,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沈阳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