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人类学视角下妈祖信仰的发展与研究

[摘要]妈祖信仰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间信仰类项目而引人注目。近年来,相关研究持续升温,对既有研究成果,特别是台湾的祭祀圈理论、基于香港的标准化理论等进行总结,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妈祖信仰研究的拓展指明方向。[关键词]妈祖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祀圈标准化妈祖信俗是

[摘 要]妈祖信仰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间信仰类项目而引人注目。近年来,相关研究持续升温,对既有研究成果,特别是台湾的祭祀圈理论、基于香港的标准化理论等进行总结,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妈祖信仰研究的拓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妈祖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祀圈 标准化

妈祖信俗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间信仰类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各地妈祖信仰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相关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妈祖研究持续升温,无论是台湾、香港还是中国大陆均有高水准的成果问世。

一、台湾:后祭祀圈时代的来临

在台湾,尤其是1987年以来,伴随着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与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民间信仰呈现出活泼的生命力,相关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并升华出本土化的理论范式,用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大致来说,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汉人民间信仰研究在台湾以祭祀圈模型为主流,90年代至今则以仪式研究比较多见。

祭祀圈理论由日本学者冈田谦首先用来解释台湾士林的地方社会,后经许嘉明、施振民等加以修正。为了解释台湾诸多地方性与区域性的妈祖信仰,林美容重新界定了“祭祀圈”概念,并提出“信仰圈”的概念,将两者加以对照区别,借以确立地域性民间宗教组织的两种类型。祭祀圈与信仰圈模型在考察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富有成效,尤其适用于传统时期的调查与研究。

祭祀圈理论引领台湾民间信仰研究风潮20余载,但其解释力在今日快速变迁的现实面前大大减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全面现代化、都市化,城乡连成一气,传统的祭祀圈逐渐瓦解。比如当今台湾妈祖信仰已发展出不同于传统时期的六大特色:1、热衷于前往湄洲谒祖进香或请湄洲妈祖赴台绕境,2、热衷于比较系谱排行大小,3、热衷于分香-进香以建立“拟母子关系”并以之形成妈祖庙之间的网络,4、与现代传播媒体合作,将各种仪式与活动向大范围的信众做快速与现场之转播,5、深入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并且成为社区运动的象征领袖,6、凝聚并且代表民众的意愿与诉求,进而挑战到政府的决策。面对台湾民间信仰发展的新趋势,张珣等学者对祭祀圈研究提出了批判性的讨论,呼吁“打破圈圈”,迎接“后祭祀圈时代”的来临。

后祭祀圈时代,台湾民间信仰的研究多转向仪式理论、全国性宗教组织研究、新兴宗教研究、宗教变迁研究等议题,妈祖信仰领域的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于妈祖“进香”或“绕境”仪式的文化诠释方面。杨美惠(Mayfair Yang)从后现代理论分析大甲镇澜宫跨海到湄洲岛进香的卫星电视转播,传播媒体的无远弗届早已经打破两岸原有的民族-国家政治空间。三尾裕子也从两岸民间宗教的交流尤其是1997年湄洲妈祖游台活动来看台湾妈祖信仰背后的民族主义变迁。近来吕玫锾以台湾白沙屯妈祖进香仪式为例,探讨现代台湾社会宗教活动的去地域化性质,讨论以妈祖作为象征建构宗教社群的社会基础,不局限于地域化的祭祀圈组织,还包括去地域化的各类组织与人群的联结关系,并探讨宗教社群建构的同时也并存着差异、竞争和冲突等现象。

总之,台湾妈祖信仰比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海外的都要蓬勃,相关的研究议题较其它地区广泛,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台湾的妈祖信仰研究引领世界妈祖学术研究的前沿,为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方法、概念和理论。

二、香港:天后崇拜的标准化与地方性

在香港,无论是陆上居民还是水上居民,无论是移民还是本地居民都供奉神明天后,其天后崇拜活动是民间宗教活动的一个缩影。

美国人类学者华琛在分析香港新界天后崇拜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理论。他分析的重点在于,国家当局通过鼓励对被“允准”(approved)神灵的信仰来推动文化的标准化,而国家的干预是以微妙的方式进行的,大批农民甚至很少意识到这种干预。在神明标准化的过程中,国家既引导大众又对民众的压力做出反应,强加给地方的只是结构/象征而不是内容/信仰,天后这类符号的模糊性是在中国创造统一文化传统的一个要素。

许多学者从地方性方面来考察香港的天后崇拜。蔡志祥关注神庙系统在香港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文化与象征意义,他通过香港长洲岛的神庙和节日中所显现出来的族群关系,说明包括天后庙在内的神庙系统加强或重新建立了族群固有的身份认同,同时也界定了族群外的关系网络。

廖迪生(Tik-sang Liu)对香港天后崇拜的地域性特征及民间信仰的有关活动被发明为“民俗传统”的问题都有所涉及。《香港天后崇拜》一书从人类学角度讨论了香港天后崇拜的仪式、组织及地方社会族群关系等方面,富有启发性。进一步地,廖氏通过香港新界一个天后诞花炮会的个案说明,围绕天后所开展的宗教活动牵涉到不同的个人与群体,地方精英力图将之变成群体性或地方性的宗教象征,而地方群众在此宗教符号之下根据自己的关系网络参与其喜爱的活动,超越了地域聚落的界限。廖迪生以香港新界元朗3间天后庙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地方政治意义的变迁,另一篇论文则考察了香港天后崇拜1997年之后从地方宗教转变为民俗传统的过程。

Josepf Bosco(林舟)比较了近期香港和台湾天后庙宇发展的不同情形,他认为仅从经济繁荣的角度并不能解释台湾的庙宇重建风潮,而要从两地精英参与庙宇建设及庙会仪式的显著文化差异上寻找原因。香港的华人精英借着英国殖民政府的支持,控制了民间宗教,去除了其动态发展的活力。而台湾的地方精英在提倡民间宗教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主导整修庙宇,并借此将经济财富转换为社会资本。

总之,天后崇拜在香港扩展与国家力量的推行有关,也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有其自身的特色。美国人类学家华琛所提出的标准化理论仍是目前海外中国宗教研究领域方兴未艾的讨论重点。

三、大陆:妈祖信仰的复兴

20世纪90年代,大陆妈祖信仰的调查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福建地区,以妈祖崇拜为核心的福建成为区域民间信仰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由于妈祖研究具有促进两岸关系正常化的意识形态因素在背后推动,自1980年代以来,大陆妈祖信仰得以复兴和扩张,相应研究也得到拓展和深化,山东、四川、广东、安徽、上海、辽宁、天津等地妈祖信仰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分布均有专门的博、硕士论文出现。华南历史人类学派在批判祭祀圈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华琛的标准化理论和华德英的“意识模型”理论,通过神庙祭祀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等来探讨不同区域的结构进程。

从发展和变迁的视角对妈祖信仰近期的复兴过程进行考察是大陆妈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92年,曾昭璇对广州石牌村的“娘妈”信仰进行民俗调查,详细的描述了其缘起、祭祀组织、拜祀方式及今天的复兴等情形。杨彦杰考察长汀城关天后宫的历史变迁,发现1949年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的因素,加上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长汀的妈祖信仰发生了重大变化。郑振满以莆田湄洲祖庙与仙游度尾龙井宫为例,考察兴化民间妈祖崇拜的建构方式,为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

总之,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妈祖信仰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各地妈祖庙宇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分布已得到初步的梳理与分析,妈祖信仰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初步研究,华南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则表明,透过不同地方民间信仰的考察能够揭示不同区域的历史结构进程。

四、妈祖信仰研究的趋势

无论是基于台湾研究的祭祀圈理论,还是源自香港研究的标准化理论,抑或是来自欧美的仪式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用于解释汉人社会中民间信仰的某些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现代化、都市化进程的相继开启,社会进入转型期,民间信仰也发生相应变化,这些理论的效度需要重新检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传媒等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妈祖作为华人社会共同奉祀的女神而成为民间交流的重要象征符号,妈祖信徒、团体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一个跨越族群、地区甚至国界的妈祖文化网络正在形成之中,妈祖信仰的研究也朝向国际化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妈祖信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推动着世界妈祖学术研究潮流的汇合。在此过程中,妈祖信仰整体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从而提出了新的研究议题与方向。

1、妈祖信仰的跨境互动:近年的跨境交流以何种方式、频率进行,受哪些因素的推动或制约,对各地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与传统时期相比,这种跨境互动具有怎样的特点?妈祖文化能否借此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信仰系统?

2、海内外妈祖信仰发展的比较研究:传统时期各地妈祖信仰的特征如何;30多年来随着海内外华人社会相继跨入现代化、都市化进程,面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隙,各地妈祖信仰怎样因应这种变化,有没有共通之处,有没有差异,造成的因素何在。

3、妈祖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入选各级名录的社会过程中各方力量如何协商、博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对妈祖信仰的发展和变迁产生了哪些影响,发展趋势如何等等。

总而言之,宋代以降妈祖信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史料,同时注重仪式实践,在民间社会绵延千年而不绝。特别是近代以来伴随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妈祖信仰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梳理妈祖信仰的发展和相关研究,是我们进一步考察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变迁的起点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廖迪生. 香港天后崇拜, 香港: 三联书店, 2000;

[2](美)华琛. 神的标准化: 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960-1960年), 韦思谛( Stepehn C. Averill). 中国大众宗教, 陈仲丹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57-92;

[3]林美容等. 妈祖信仰的发展与变迁: 妈祖信仰与现代社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 台湾宗教学会, 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 2003;

[4]林美容. 妈祖信仰与汉人社会,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吕玫锾. 传统的再制与创新: 白沙屯妈祖进香“行轿”仪式与徒步体验之分析, 民俗曲艺: 礼仪实践与文化传统专号, 2007;

[6]张珣. 文化妈祖:台湾妈祖信仰研究论文集,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7]郑振满,陈春声. 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芳辉( 1979--),女 ,博士研究生,获民俗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广东省文化馆。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人类学视角下妈祖信仰的发展与研究

[摘要]妈祖信仰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间信仰类项目而引人注目。近年来,相关研究持续升温,对既有研究成果,特别是台湾的祭祀圈理论、基于香港的标准化理论等进行总结,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妈祖信仰研究的拓展指明方向。[关键词]妈祖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祀圈标准化妈祖信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