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泉州天后宫——泉州“涉台”及“海丝”双料建筑

温陵古殿【海丝史迹】泉州天后宫:闽海后宫-泉州天后宫傅为民【摘要】泉州天后宫又名天妃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属于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年代最为久远的妈祖行宫。1987年,国家正式公布将泉州天后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键词】泉州天后宫双料建筑一、历史沿革及建筑特

温陵古殿 【海丝史迹】泉州天后宫:闽海后宫-泉州天后宫

傅为民

【摘 要】泉州天后宫又名天妃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属于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年代最为久远的妈祖行宫。1987年,国家正式公布将泉州天后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泉州 天后宫 双料建筑

一、历史沿革及建筑特色

南宋庆元二年(1196)天后宫正式建立。《泉州府志》中记录“是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祭祀妈祖林氏默娘。妈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时福建泉州府湄洲岛的民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济人,引导乡人避凶趋吉。传说她自小有异能,能救助海上渔民脱离风浪危险。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

泉州天后宫初建即以宋徽宗钦赐庙额“顺济”为名,表示济以顺风的含义。宋元时期,泉州在世界贸易中是重要港口之一。在这一时期,泉州贸易非常繁茂,能夠通商的国家有90多个,最多的时候有300多。

明永乐五年(1407),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在经过泉州的时候祭拜妈祖,奏令福建镇守官重修此宫。永乐十三年(1415)改宫名为“天妃宫”。永乐十五年(1417),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之后选择从泉州出发,并祭拜妈祖。

清代,施琅东征台湾,统一祖国。平定台湾后,施琅上书康熙,历数妈祖助顺神迹。康熙二十三年(1684)八月十四日,“以将军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后”,钦差礼部郎中雅虎等,赍御书香帛到泉州庙及湄洲祖庙致祭,成为天后宫。为了报答妈祖神恩,决定重新对天妃宫进行处理以及扩建。嘉庆二十一年(1916)再一次重新修葺。道光年间(1830—1850),清文宗直接加封妈祖为“天上圣母”,实施大规模的修建。

二、泉州天后宫有对海峡两岸交流的促进作用

历史上很多泉州人移居台湾,成为开发台湾的主力军。南宋乾道七年(1171),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民屯秒戍澎湖,编管台湾户籍”。到了元代,在汪大渊从泉州浮海到澎湖的时候,澎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建起了一座妈祖庙,称为娘妈宫。在台湾,这是最早的一座妈祖庙。明清时期,泉州人随海上的武装集团、郑成功随施琅向台湾本岛进行三次移民。大量闽南人民移居台湾,这样就给台湾带去了泉州的妈祖信仰,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庙宇,使得妈祖在台湾地区成为最大的汉族民间神祇。清代,台湾各县市已普遍建立了天后宫。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妈祖庙在台湾的数量突破800座,并且信徒也占据台湾所有人口的四分之三,属于极盛时代。每个农历的三月妈祖诞辰日、九月妈祖忌日,泉州天后宫都要与台湾各个妈祖宫交流,每年的春节都要举办大型的两岸乞龟活动,促进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

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泉州天后宫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在政治方面,通过妈祖信仰促使两岸交流的禁区不断被打破。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到台湾的进香团旅游消费,既有利于经济发展,也能够促进两岸之间的相互交流,吸引更多的投资,在两岸发挥出牵线搭桥的作用。在文化方面,有利于两岸宗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泉州信仰中断数十年之后,泉州天后宫也能够将失传的仪式传统快速地连接上,这就是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发挥的实际性作用。目前,在理论上,相关的学者提出:妈祖信仰能够吸引更多的台商前往投资,并且也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能够积极地发展妈祖文化特色旅游,不断打造拳头产品。

三、泉州天后宫浓浓的“海丝”文化

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华人,而在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存在妈祖。”作为海上女神,妈祖信仰范围十分广泛。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信众近2亿,妈祖庙近4000座,分布在世界各地。泉州天后宫是妈祖信仰得以传播和发扬光大的基地,直接对东南亚以及台湾等多个地区的文化以及信仰带来了影响,并且也直接将其带入大陆之外的所有地方,让其能开花结果。妈祖信仰作为文化载体,也是妈祖信仰中华文化的传播。天后宫作为祭拜妈祖的地方,通过民俗祭奠,就可以实现海内外信众的相互联系,这样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络,这就是对相同的中华文化的一个互动与认知的过程。

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泉籍移民常常会利用此庙来迎接妈祖赴海外进行奉祀。随着泉州外交的不断发展,妈祖的信仰也逐渐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东南亚多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所存在的妈祖庙都是因为泉州天后宫而分立出来的。考虑到亲缘相承、同源同宗,在每一年都有着成千上万的人员前来朝拜。在明清时期,虽然海禁政令得以颁布,但是泉州依旧是不可替代的关键之点。在“赐闽人三十六姓”直接定居琉球的时候,泉州人占据了较大一部分,妈祖被直接供奉在船上,这样就使得其顺利地到达琉球。随着两国之间交往密度的不断加大,妈祖信仰在琉球也逐渐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在七下西洋时,郑和有两次经过了泉州,并且也直接祭拜妈祖,同时对妈祖也实行了随船供奉的措施,得到妈祖的保佑,进而将其传播到海外。在清代,随着东南亚各个国家以及台湾移民热潮的出现,使得泉州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移民的足迹以及商人的带动,使得妈祖的信仰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每到一处,泉州的商人都会选择建立会馆,希望更多的家乡人能够前来祭拜妈祖。

四、泉州天后宫的保护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之一。2016年12月2日,关于批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决定正式得到颁布。保护海丝文物古迹,塑造海丝议论织品牌。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开始实施这一个条例,这是在经过批准之后的首部实体法。这就表示了泉州这一个海上的丝绸之路得到了最根本性的保障,也有了立法的支持。保护管理实现有法可依,禁止进行任何损害或者破坏遗产资源的活动。海丝先行区泉州《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将成为首部实体法。通过首部实体法保护,有利于海丝文化的进一步发掘和传承;曾进行多次海丝周边环境文物保护和管理专项整治;有专项的保护规划的配合,引起了市政府、人大以及市委的广泛重视,同时也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责任担当完全地呈现出来。对于海丝史迹保护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按照法律的要求就能推动海丝文化的发展,并且也能够保护其传承。泉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的一座城市,其海丝遗迹较多,泉州天后宫作为泉州海丝景点之一加以重点保护。

在泉州,妈祖文化得到发展,并且逐渐在世界的范围广泛传播,泉州天后宫发挥的优势非常巨大。它凭借其绝佳的位置使得天后宫存在“护航庇民”的妈祖,妈祖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供奉的神灵。同时,随着海上交通的持续发展,随着天后宫越来越多,妈祖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文献:

[1]宋菀之.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泉州天后宫保护[J].中华建设,2015,(02):42-44.

[2]陈名实.从泉州天后宫看民间宗教的和谐发展[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0(05):9-14.

[3]范正义.泉州天后宫对推动两岸交流的促进作用[J].莆田学院学报,2010,17(01):5-10.endprint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泉州天后宫——泉州“涉台”及“海丝”双料建筑

温陵古殿【海丝史迹】泉州天后宫:闽海后宫-泉州天后宫傅为民【摘要】泉州天后宫又名天妃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属于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年代最为久远的妈祖行宫。1987年,国家正式公布将泉州天后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键词】泉州天后宫双料建筑一、历史沿革及建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