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美丽的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有人又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的来历缘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相传,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

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有人又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

七夕节的来历缘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相传,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风俗最早始于东汉

关于“七夕节”的最早记载来源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上面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说明,七夕“穿针乞巧”的风俗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至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七夕穿针诗》)

“乞巧”活动在古代皇宫中非常盛行。这天晚上,宫内众嫔妃宫女都会以各种方式来乞求美妙的手艺。据说,唐玄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宫中夜宴,宫女们每个人都将小蜘蛛放在盒中,等到第二天,看看是否结网,如果网形圆满、美观,那就说明得“巧”了呢!

到了宋元之际,七夕节变得更加隆重了。开封、大都等地都设有“乞巧市”,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更是人山人海,巍巍壮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是对当时乞巧节盛况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这个时期的民间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元、明时还有穿“鹊桥补子”的时尚。“七夕节”这一天,宫眷内臣们都纷纷穿以鹊桥作为图案的衣赏,期望自己有好运。

各地乞巧活动各有趣味

乞巧的方式除了人们熟知的穿针引线验巧,在其他地区还有一些不尽相同的乞巧方式,他们都各有趣味。

江浙一带,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而在绍兴、杭州一带的少女,则在七夕这一天,盛一碗水在户外放一夜,次日,把这碗水端在阳光下,如看到碗面上结了一层薄衣,投入一枚小针浮其上,看倒影,若像剪刀、尺等形状则妇女能得巧,或出现书影,则认为读书有出息,如遇见帽影认为会嫁给做官的。

有的地方,在七夕前几天,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数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当然,用花草染指甲也多是少女与儿童们。

做巧食也是七夕节颇为流行的一种庆祝方式。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清代后期,在山东一带又演变出七月七日贺牛生日的习俗。“七夕”这一天,人们要以酒食款待耕牛,以示恭敬;儿童则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这大概是因为牛郎、织女的婚配得益于老黄牛的帮助。

由此可见,很多七夕节的风俗离不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他的习俗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它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播,同时也被华夏子孙所接受。

七夕里的悲情浪漫,李煜生日与其爱情的“祭日”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有一位皇后却在这本属妇女快乐之节的日子里,惨遭凌辱,她就是人称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位皇后小周后周薇。

975年,北宋攻破金陵(今南京),南唐灭亡,李煜成了亡国皇帝,小周后也成了亡国皇后。之后,李煜得到了一个带有极大侮辱性的封爵“违命侯”,常常遭受宋太宗赵光义的言语侮辱;小周后亦被封为“郑国夫人”,并不断被赵光义召进宫中凌辱。

公元978年的乞巧节,恰是李煜的42岁诞辰,今昔相照,李煜好生伤感,忧愤之余,遂将自己无限心酸和一生愁绪付诸《虞美人》一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周后看了这首词不禁感慨万千,便低鬟敛袂,轻启朱唇唱起来。李煜乘着酒兴亲自吹着玉笛相和。虽然一吹一唱,并无别的乐器,相和迭奏倒也宛转抑扬,音韵凄楚,动人心魄。

这首牢骚满腹而又情绪激昂的填词传到了宋太宗赵光义耳中,他勃然大怒,便赐酒毒杀了李煜。之后,小周后悲愤难禁,拒绝入宫,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死去。

一代绝世美人就这样在赵光义邪恶凌辱之下香消玉殒。后来元代文人冯海粟看到这段惨不忍睹的历史后题诗曰: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链接:

世界各地七夕节趣谈

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七夕节,并不是只有中国人过,这个节日还传到了日本、韩国等国,这些国家的七夕文化与中国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

日本七夕与爱情无关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现已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的“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韩国七夕重祭祀讲究饮食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赐给百官们。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妇女们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还有蒸糕等。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美丽的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有人又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的来历缘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相传,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