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节奏特点的探讨

侯烈[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艺人们不断学习、探索和传承,终于将这一崇高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完备体系和成熟表现手法的学科门类。从而不断地将长调民歌艺术深入民族骨髓,使其成为民族凝聚力重要载体。时至今日,蒙古族长调音乐仍需有人继续探索,更好的与其他兄弟艺术相互融

侯烈

[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艺人们不断学习、探索和传承,终于将这一崇高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完备体系和成熟表现手法的学科门类。从而不断地将长调民歌艺术深入民族骨髓,使其成为民族凝聚力重要载体。时至今日,蒙古族长调音乐仍需有人继续探索,更好的与其他兄弟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保留原有草原音乐性格的同时,继续发挥其文化艺术之外的功能,争取成为草原音乐之根,民族文化之根。倾听一曲蒙古族长调民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这种情景交融、发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是蒙古族人依靠草原般广阔的心胸、大海般深邃的智慧,创造出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形式。本文就个人的理解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长调民歌 节奏特点 草原气息 马蹄律动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来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习性、民族艺术等等。“少数民族美术、无论是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的体现出来”。如同各少数民族的美术作品一样、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也是独具一格,而其艺术特征同样需要通过其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蒙古族长调民歌数量庞大,意境悠远,气势恢宏,音乐形态发展水平较高,代表着蒙古族音乐的最高成就。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题材很多,包括蓝天白云、蒙古包、山川河流、英雄人物等等。“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的任何具有蒙古族特色实用工具都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历程。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节奏看似自由、闲散,实则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格和独特而精密的结构,蕴含着草原儿女千百年的文化精髓。长调民歌的节奏是赋予长调民歌生命韵律的基础,节奏特征也是长调民歌最显著的特色之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三种基本节奏形态大致可以分为成熟性的语言节奏、抒情性的悠长节奏以及装饰性的“诺古拉”节奏。而根据其表现内容及情感的需求,上述三种节奏形态巧妙组合,长短相济,疏密有致,构成长调民歌特有的节奏律动,以此勾勒出草原广袤无垠之景,更充满了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热情豪放的人格特质。长调民歌在节奏上保留了马蹄律动的节奏,浓缩了马背民族的历史沧桑。同时又受草原游牧文化的环境、生态、习俗的影响,节奏中满是悠扬自由之感,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节奏特点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和游牧生产劳动密不可分,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通过歌唱赞颂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以此抒发蒙古人内心深处对草原的情怀,从而达到自我享受和娱乐大众的目的。此外,蒙古人民通过歌声表述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趋于平衡,达到超越自然、超脱自我的境界。以此可见,蓝天、白云、骏马等草原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节奏特点的来源。其节奏形态通常包括以下三种:辽阔自由的草原气息、密集均匀的马蹄律动和骆驼步态的摇摆动荡节奏。

一、长调民歌节奏特点的由来

(一)辽阔的草原气息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摇篮,而长调民歌则是音乐化了的草原。蒙古人世代面对草原环境,既享受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又必须承受大自然给予生命的严酷考验和冲击。唯有通过歌唱,才能将心中的无限感情抒发出来,而空旷辽阔、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刚烈豁达的性格铸就了长调民歌气息宽广,悠扬辽阔,沁人心脾,节奏宽广自由的音乐风格。长调民歌的产生是蒙古族历史变迁的必然产物,在恢弘的历史进程中,草原人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经历千年,凝聚了蒙古人民的心血精髓。

如民歌《鸿雁》,以平稳的四份及八分节奏贯彻始终,稳定的核心节奏构成长调民歌的节奏组合形态,之后反复使用主题节奏,营造出余波未尽的惯性之感。而后以全音符的衔接展现出旋律上的延绵不觉之感,平稳结束。整个乐曲中四份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运用,平缓简单,却又意境辽远,正像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低缓连绵的丘陵,满是辽阔草原的意境。

锡林郭勒民歌《牧歌》属2\4拍节奏,开头是极富亲和力的弱起小节,强弱倒置,突出后面附点节奏的强拍。其后链接相对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且多次重复主题节奏,最后以四个十六分音符链接两拍半的长音平稳结束,整个曲子的节奏较为简单,辅以旋律的色彩,好似置身于草原的苍茫大地,蓝蓝的天空中由近及远的漂浮着几朵白云,草原上阵阵清风,将草原柔滑成为一片碧色的海洋,碧涛阵阵。

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悠扬舒缓的蒙古族长调,便会联想起那苍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房和畜群,都会令人体味到草原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而“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引领着人们崇尚自然,热爱家乡,这无疑是美的诠释。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许多少数民族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从某种角度来看待,长调音乐即使印证在蒙古人心中的图腾。

(二)密集均匀的马蹄律动

“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以马背民族著称于世的蒙古族,其生产生活、文化历史等等都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想要从发展的视角观察和分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节奏特点,就必须与马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热爱骏马,赞美骏马,对骏马充满了身后的感情。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节奏形态来源于马与骆驼的各种步态,马的步态有慢性、轻颠、小跑、疾走、狂奔,以及骆驼行走于浩瀚沙漠中缓慢而摇摇摆摆动荡不定的步态无不是长调民歌跃马横鞭,引吭高歌,旋律悠扬与节奏密集的生动实例,正是这些造就了蒙古族长调音乐独具一格、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蒙古人昂首阔步登上历史舞台,仰仗蒙古马的四蹄之力,以蒙古铁骑得以驰骋欧亚大陆,威震四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气势恢宏可歌可泣的蒙古史,其实是人和骏马共同创造。

蒙古族民歌中有无数描写和刻画马及其各种步态的歌曲。

《脑鬃玲珑的黄骠马》一曲以后十六分音符开头,并反复出现,节奏稳定,轻快活泼,描绘了密集均匀的马蹄律动。而后以两个十六分音符开始的切分音相连,利用附点节奏与交替节拍形象地描绘了马脚被绊艰难不稳的步态。“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而非审美功能多体现作品中形象的实用价值。骏马乃是蒙古人亲密的伙伴,无论在放牧劳动、战争和日常生活中,均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马已深深地融入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间传说、民歌、音乐、美术、雕塑数之不尽。蒙古人还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节日,如赛马节、马驹节、马奶节、神马节等。艺术源于生活,蒙古族长调也是源于生活的原型,历经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凝结着蒙古族人民集体的智慧和才能,是在上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手法的结晶。

草原上的一切生命现象对于蒙古人来说,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长期的游牧生产劳动使得蒙古民族认识到草原上的一切生灵的存在都与自身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一望无际辽阔的草原,还是忠实可靠而须臾不可或缺的马儿,骆驼抑或蓝天、白云、湖泊等都是他们赞美的对象。

二、长调民歌节奏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文化地理原因

“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礼记·王制》中有提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的论断,此句带有鲜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从俗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也同样可以窥见地理环境对人的作用与影响。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在蒙古高原大环境中生长、发育起来的。因此,用文化地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看,蒙古高原是滋养、塑造这种民族传统音乐的决定因素。

民族音乐学研究表明,地理环境中各类因素的作用并非是同样的,不同的因素影响下会造成不同的发展状态和方向。从环境上看,蒙古高原偏远闭塞,地广人稀,大面积的丘陵、沙漠、黄土高坡等地貌,使这里构成了相对封闭的境遇,进而形成蒙古高原经济、社会、文化与外界的隔绝。这种地理条件本能的促成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独具一格”,对保护、保存与沿袭本地区传统文化构成了天然的“壁垒”。蒙古族长调民歌千百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得益于自然、地理、环境所提供的天然屏障,因而可以保留其鲜明独特的音乐风格。此外,蒙古族长调民歌之所以形成如此辽阔悠远的特点,是与其地理环境构成天然合一的。长调民歌以一种对贴近草原生活的姿态,朴素、自然地流露出种种地域风景和民族文化特征。

(二)历史文化原因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在地理、地貌所提供的前提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将地理、地貌视作民间音乐的“基因”来对待。因此,人类的文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成长发育起来,是在自然环境提供的“可能性”基础上,在历史社会环境给予的必要的养分中得以形成与发展。民间音乐在地理、地貌的影响下,在社会历史环境的发育过程中最终形成今天的民歌形式。由此可见,文化的产生是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环境在空间与时间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结果。蒙古族长调民歌正是基于多种地貌,在社会历史变更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具有传统民族特色,又独具“异彩”的民歌形式。

“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即使与各个民族相互交流和影响,却依然保留着草原音乐粗狂悠扬,却又不失灵动优雅的节奏特点,是什么让这民族之歌得以传颂至今,想要深入了解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节奏特点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认知。

长调民歌属于蒙古族音乐的范畴,而蒙古族音乐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流域向蒙古高原迁徙,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其生产方式也随之原来的山林从狩猎业转变为草原畜牧业。广袤无垠的草原给予了蒙古族人民全新的生机,而其“逐草而居”的游牧经济,“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生活方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景色,无不影响着蒙古人的一切,受之影响深远的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正式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天高地阔、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和刚毅豁达民族性格铸就了长调民

歌气息宽广,悠扬辽阔,节奏自由宽广的音乐风格。继而逐渐取代了曲调短小,节奏感鲜明并整齐有力的短调民歌,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要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而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也可以说,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

蒙古族长调民歌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艺人们不断学习、探索和传承,终于将这一崇高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完备体系和成熟表现手法的学科门类。从而不断地将长调民歌艺术深入民族骨髓,使其成为民族凝聚力重要载体。时至今日,蒙古族长调音乐仍需有人继续探索,更好的与其他兄弟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保留原有草原音乐性格的同时,继续发挥其文化艺术之外的功能,争取成为草原音乐之根,民族文化之根。倾听一曲蒙古族长调民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这种情景交融、发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是蒙古族人依靠草原般广阔的心胸、大海般深邃的智慧,创造出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形式。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节奏特点的探讨

侯烈[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艺人们不断学习、探索和传承,终于将这一崇高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完备体系和成熟表现手法的学科门类。从而不断地将长调民歌艺术深入民族骨髓,使其成为民族凝聚力重要载体。时至今日,蒙古族长调音乐仍需有人继续探索,更好的与其他兄弟艺术相互融